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探究
朱立鑫
(穆棱市河道管理站,黑龙江 穆棱 157500)
摘要:在有效的研究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过程中,要重视结合实际,有效的对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进行实践探索,从而才能不断提高技术应用效率,希望通过本文实践讨论,能够为相关工作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6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2020)01-0130-02
提高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水平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基于此,作为技术人员,要明确河道堤防护岸施工原则,积极制定更加完善的施工技术,以此才能进一步提高河道堤防护岸施工工作效率,下面进行具体研究。
1 河道堤防护岸施工的原则首先,任何河道堤防护岸的工作,都需要切实符合国家、政府所出台的最新规律与要求,尤其是在部分灰色区域或争议性的指标上,必须切实依据更为严苛的要求去完善,切忌出现任何模棱两可、不够完善的内容出现,做到在现有的资源和基础上创造最大的价值,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在进行工作作业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可持续化发展的原则,除开恶劣天气等不可逆转的特殊因素以外,河道堤防护岸的工作应当不间断进行。从本质上来看,河道堤防护岸是一项特殊性较强的工作,一旦出现中途中断的情况,极易导致过往的成果出现变化,造成不小的安全风险。
2 河道堤防堤身填筑技术2.1 土料的选择和开采
就河道堤防护岸而言,土料的选择直接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效果,是建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针对土料的选择,施工单位需要加强以下两点:第一,选择防渗效果较强的土料;第二要秉持就近原则,在周围选择契合度更高的土料。要根据整个工程的规范需求,综合分析包括土料的水分与土质,从而确定开采的土料。通常情况下,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粘性更强的土壤契合心墙、铺盖的使用,而河堤后的重盖任务则可以使用砂性土,以杂质含量较高的膨胀土等则不契合建筑需求。目前在河床的清淤工作中,采用以截流为主的排水方式成为主流,必须严格计算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所需求的土料强度,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土料的施工满足需求。
2.2 堤身填筑施工技术
在具体展开河道堤防护岸工程前,需要保证整个河堤结构完善、完整,所以需要做好相应的清理工作,清理的范围除了河堤本身以外,还需要做好基面等处理作业。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安全性的前提条件下,需要将河堤内外的所有杂质清除彻底。在确保河堤内部清理完善后,则需要进行填充作业。如果地面此时出现有高低不平现象之时,则需要在水平层面上完成分层工作,根据低处向高处的方式完成填筑,严禁在倾坡处进行填埋,确保横断面与坡度比为1:5,才能展开相应的坡面填埋处理。在填埋过程中要做好实时的监测、测量工作,进行微量幅度的调整与完善。通常情况下,展开机械作业的过程中以100米为一个间距作为工段效果最佳。在不同的工段内部,要展开统一化的铺土和碾压,一旦出现了界沟,则需要在界面处进行二次搭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软土土层上进行填筑作业之时,必须要加强含水量更高的土料,用以确保施工进度的控制。由于软土地基的结构相对风险系数较高,在进行填筑作业的时候必须要保证边监控、边推进,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工程的有序推进,达到要求。
3 河道堤防护岸技术分析3.1 坡式护岸技术
在进行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过程中,是将岸坡、岸脚位置处将覆盖一层抗冲材料,而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即为坡式护岸技术,采用该技术的最为重要原因在于,不会对原有河床产生负面影响。护脚工程是坡式护岸技术的关键,同时也处于护岸工程的根基位置,护脚是否稳固,对于护岸工程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想做好护脚工程,首先必须要有较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有效的抵御水流的冲刷和磨损,还应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对于河床的变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此外,由于护岸工作主要是在水下完成的,所以相关的设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水下防腐性。而在河床的枯水期,可采用抛石护脚的方式完成河道护岸工作。为了保证施工的效果,需要严格依据施工工序推进,通常情况下是自上游往下游进行,由点及面、由远而近,保持均匀的节奏完成工作。与此同时,沉枕护脚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类河道堤防护岸工作中的护脚技术,其施工的工序如下:先采用芦苇在内的水生植物,捆扎成一个具体的梢把,放置在石头堆叠的块上,使用铅丝捆扎完整,在整个装置的两段放在两块体积较大的石块,保证无布袋渗出。通常情况下,该装置只需要覆盖一层即可,遇到坡道相对较抖,则可将适度设计为双层或三层。要预先了解好河床的枯水期,将装置置于枯水位下半米的位置,并在上方再额外添加一定的重量物质,保持稳定性。
3.2 墙式护岸
顾名思义,所谓的墙式护岸的工作,即为工程中为堤岸修筑起一道竖直方向上的挡墙,此类护岸技术在沿海区域以及城区内部的河流中,运用相对较为广泛,尤其是在河道相对较为狭窄的区域,亦或是容易受到地形条件限制的河流,该方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扶壁式挡墙、重力式挡墙以及悬臂式挡墙。通常情况下,为了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量,采用直立式的挡墙是最为广泛,从而降低护岸的断面,但其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在于稳定性更契合采用这样的方法,工程队切忌凭借自己的经验主义盲目选择不适当的方式,确保要将每一个墙体在整个堤岸护脚插入的深度。
3.3 坝式护岸
目前坝式护岸运用最为广泛的两类技术,即丁坝和顺坝两类,该技术的使用是预防岸边的边坡装置长期被河流和水流冲刷,故而提前将其推离。目前坝式护岸的发展已经相对较为完善,运用最多的即为丁坝护岸的方式,该方式具备良好的重点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能够适应各个类型的河段。然而部分河道堤岸施工的高度严重不足,使得防护的效果较为薄弱,反而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建议在堤岸高度的提升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首先,分析河道堤防护岸施工现有的一些隐患和河流的流量情况,针对既往10年以内的变化和洪涝灾害情况做出研究,分析未来10年-15年可能出现的变化,合理对堤岸的高度做出提升。其次,在进行高度上的调整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下述的问题,例如河道自身是否足够稳定、坚固,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是否会因为制造了堤坝而发生改变,能否带动周边的居民得到有效的发展,都需要施工部门具体展开考察。
3.4 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的常规方法以外,还有包括土工布法以及播草籽法等几个具体的方法,前者主要通过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土工布缝接起来,而后者则预先做好植物的播种,通过纯天然的生物防治方法,将堤岸整体保护起来。尽管我国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河道堤防护岸工作中其难度仍然不低,为了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减少日后的修缮作业,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加更多的支持。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整个河道的生态体系完全平衡。其次,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分析过程之中,可采用现代化的BIM技术进行模拟与分析,通过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推演和计算,确保最终的效果最佳,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结束语总之,通过以上总结,阐述了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方法,在有效的分析过程,作为技术人员,要重视加强实践与创新,从而才能促使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不断完善,以更好地为河道堤防护岸施工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1]梁进宏.探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5):108-109.
[2]朱志丹.探析生态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设计[J].
建材与装饰,2019(20):278-279.
[3]崔振奇.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
四川水泥,2019(4):256.
[4]黄伟,魏亮.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标准与研究[J].智能城市,2019,5(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