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编导转型发展策略
颜群欢
[摘要]融媒体时代,广电媒体面临着节目内容缺少创意、节目传播渠道较为单一等困境。电视编导作为节目创作的核心,在融媒体时代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热点敏感度、节目创新力与个人艺术修养,同时还应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然后在优化工作思维、加强团队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跨媒体实践,实现自身的职业转型,推进传媒行业向融媒体的过渡。
[关键词]媒体融合,融媒体时代,电视编导,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编导是电视节目创作的核心,电视编导的专业精神、个人素养与全局能力直接决定了电视节目的最终效果。编导既是节目的主创者,也是节目方向的把脉者,还是节目理念的表达者,统领着节目从选题到播出的每一个环节。融媒体时代,受众从“沉默的大多数”转型成为有着自主选择权的用户,其节目观看平台向移动端迁移,观看方式趋向碎片化,因而对新闻与娱乐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此,电视编导要主动转型升级,用全新的运营理念和更加精品化的内容来寻求与观众的同频共振,进而提升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节目面临的困境1.内容缺少创意当前,不少电视节目人仍沿用传统的制作理念与形式,导致节目内容与群众日常生活脱节严重,表达语态过于官方、正式,缺少与受众之间的交互,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这些问题被进一步放大,整个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此外,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有着较为严苛的审核流程,往往热点内容还未播出,新媒体平台上大家早已开始讨论,致使广电媒体的吸引力显著下降,加之观看体验上的劣势,受众已逐渐习惯于使用新媒体平台,对电视节目的需求进一步下降,广电行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2.传播渠道单一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但不少广电媒体仍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平台,这就限制了节目的覆盖面与影响范围,导致自身在新媒体环境中声浪不足,难以承担舆论引导与价值观传播的责任。尽管早期广电媒体也曾尝试以自建网站、自建客户端等方式与新媒体融合,但这样做控制性较强,成本也高,发展不畅。随着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各种新兴平台的兴起,广电媒体也尝试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辟新的传播渠道,但大多因新媒体思维不足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流量与关注度均较为有限。
融媒体时代电视编导应具备的素养
1.热点敏感度好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一半。在资源极度丰富的融媒体时代,观众能接触到的新鲜话题越来越多,传统的选题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观众的需求。此外,电视节目的时效性不比网络媒体,借由时效性从一众媒体中脱颖而出并不现实。因此,电视节目编导应该通过提升自己的洞察力,从社会现象的表层中抽象内在本质,以此制造热点,赋予节目以个性和深度,从而提升节目竞争力。在日常工作中,节目编导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关注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并从中汲取灵感;在节目设计时,要有宏观意识,善于以小见大,从宏观的历史发展脉络审视微观层面的社会事件,提升节目高度,引发观众思考和共鸣。如,《主播说联播》推出以来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得到观众很好的反馈,并爆红“出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节目的题材选择非常优质。从国际时事到社会民生,节目总能在第一时间把握焦点,并用通俗化、口语化的方式解析问题。央视编导的这种热点意识,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的职业嗅觉。
2.节目创新力新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电视编导要有很强的节目创新力,能结合时代特色与用户喜好,对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大幅度的革新。近两年热播的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就是传统电视节目创新的典范。该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为宗旨,凭借“戏剧+影视+综艺”的创新形式,成为当下少有的集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综艺节目。在结构上,节目讲述者与表现者双线并行,主持人与事件亲历者访谈过后,专业参演嘉宾以舞台情景剧的形式重现历史现场,将受众带入到那个特殊的时空背景之中,这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引导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场景设计上,节目采用“1+N”的舞台布局方式,在主舞台的基础上融入多个表演空间,以多场景的顺势转变弥补了一般室内舞台叙事维度的不足,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3.坚定的政治信仰媒体工作者要在思想上时刻保证先进性,在工作中积极践行“四力”。融媒体环境下,部分媒体工作者放松了对自己的职业要求,片面奉行“流量至上”“娱乐致死”原则,生产出的节目传递出错误的价值观念。作为沟通党和人民桥梁的主流媒体要在工作中主动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要不断增强节目的内涵与深度,生产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积极传递主流话语,弘扬正能量。
4.个人艺术修养融媒体时代,观众选择节目的渠道大大拓展,节目“口味”也愈发刁钻。只有那些集实用性、艺术性、欣赏性于一体的优质节目,才能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如,在过去的30年间,春晚的质量与艺术水平经历了几次跨越,但观众口碑不断滑坡。究其原因,主要是群众的艺术鉴赏水平大跨步地发展,但春晚的创新与创意没能跟上时代和观众欣赏水平的发展。所以,电视编导应当“内外双修”,既要提高专业技能,发展艺术素养,也要迈开步子,走入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
融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转型策略
1.优化工作思维新时代需要新思维。融媒体时代,很多传统的工作理念与策略已不再适应新环境,电视编导的转型,首先需要从理念上开始创新,要清晰认识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行业的特征,将创新性的编导意识和方法融入工作中;要转换思维,积极从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尝试建立常态化的双向互动机制,让受众参与到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来。同时,要意识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要打破单向惯性思维,主动拥抱新媒体环境,并从中获取灵感与素材,优化节目生产,制作出更多成就突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2.融入跨媒体实践观众观看习惯的转变是过去10余年媒体行业变化的最明显特质。电视编导转型必须要加强跨媒体的实践,提升自己在新媒体平台的耕作能力,积极向全媒体人才靠拢,为主流媒体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贡献自己的力量。传统广电向新媒体的迁移,并不是将原有视频节目搬运到新平台上这么简单。新媒体平台代表了全新的呈现形式与交互方式,需要电视编导基于互联网逻辑对传统电视节目的生产进行重塑,以满足不同平台的调性。这就要求编导要明确自身节目的定位,提升个性化内容含量,积极发展短视频栏目,以网络语言来增加节目的亲和力,用更直观的呈现方式来提升节目的感染力。跨媒体实践可以反哺传统的电视节目,让编导以新媒体理念来革新旧传统。
3.加强团队建设与交流电视编导的职责涉及电视节目的方方面面。一档优质节目的产出,须以优质团队为基础。融媒体时代,广电媒体应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根据时代要求,以扁平化、网格化的理念设计团队。电视编导也应加强与团队各个成员的沟通,实现团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此外,电视编导还应加强与其他优秀编导的交流,共同分析行业挑战和问题,积极学习他人身上的可取之处,在互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好地履行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作者单位:浙江省玉环市传媒中心(玉环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1]海燕.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在节目制作中的创作技巧[J].
传播力研究,2019,3(27).
[2]鲁静.广播电视栏目编导创新思维对节目质量的影响分析[J].
新闻前哨,2022(06).
[3]陈怡明.基于新媒体的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性编导探析[J].
新闻传播,2021(12).
[4]李少春.浅析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文化类节目的编导与制作[J].
新闻文化建设,2020(09).
[5]颜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题节目编导的有效策略[J].记者观察,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