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ING主营:论文代发、论文查重、专著出书,since 2008.
学术期刊 期刊论文 期刊常识 我要投稿

元宇宙视域下广播智慧生态体系建构

【作    者】 蔡静
【出    处】 《传媒论坛》2022年第20期
【标    签】 元宇宙  广播  信息化 
【来    源】 期刊论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提    示】 本站为《传媒论坛》杂志社正规代理组稿员,诚信可靠;如果您也想把论文投稿《传媒论坛》,请联系我们!

元宇宙视域下广播智慧生态体系建构

蔡静

摘要: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2022年,科技界、产业界、传媒界、文化界等积极入局“元宇宙”。国内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领域开始运用基于元宇宙底层技术的AI、VR/AR等智能技术,在沉浸式交互、虚拟数字人等领域进行实践,元宇宙相关技术为主流媒体探索新型媒介形态与应用场景提供了机遇。作为传统广播媒体应积极利用智能技术逐步向智慧广播转型升级,从智慧化内容生产、平台化落地应用、场景化听觉景观、浸入式交互体验、音频版权五个维度布局广播音频新生态,构建新型广播智慧传播、智能服务体系,提升广播的传播价值和传播效率。

关键词:元宇宙;广播;智慧生态;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22)20-0048-05

从Web1.0 PC互联网到Web2.0移动互联网,每一次技术演进都对媒介传播的形态、生态、业态带来影响。现在的广播已不仅仅局限于使用无线电发射的收音机听广播,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电脑端、智能手机、iPad等多终端均可实现广播的收听。可以预见,融合Web1.0和Web2.0形成的Web3.0数字化生态的元宇宙将为广播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框架和发展环境,解决现实的发展瓶颈,为广播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创造应用新场景。

一、广播融合发展现状

在科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广播在互联网技术赋能下焕发出新的光芒。

(一)传统广播形态向在线化、移动化、社交化的嬗变

1.网络在线化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推动了传统广播的在线化进程,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听众收听广播的方式和渠道。自1996年12月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率先通过互联网将节目放在官方网站上播出至今,全国省级广播电台、部分市级广播电台均完成了广播节目音频流的在线化,将广播节目上传网络供听众收听节目直播流或点播回听。广播节目的在线化突破了广播线性传播样式,打破了无线电广播的地域性限制,扩大了其传播范围,同时也增进了全国各地广播在内容制作、节目联动、收听市场等领域的交流。

互联网将物理的离线世界变成了数字化的在线世界,在线化意味着受众和全国的广播建立了连接。在线化开启了广播数字化的新征程,也成了媒介时代的新本能。

2.终端移动化

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PC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两者结合产生了移动互联网新技术。自2000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在经历了萌芽阶段、培育成长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后,现在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它融合了移动通信的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开放、分享、互动的优势,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发挥着颠覆性的作用。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深刻影响着广播的重要变革。

国内广播电台从2010年开始向移动互联网拓展,采取自建移动客户端、入驻聚合型移动客户端、接入小程序等方式进行转型升级,使得媒介触达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北京广播“听听FM”、上海广播“阿基米德FM”、广东广播“粤听”、深圳广播“深爱听”、江苏广播“大蓝鲸”、浙江广播“北高峰”、杭州广播“开吧”、湖南广播“芒果动听”等,这类广播媒体通过自建音频客户端,致力于打造广播随身听、服务随时享的受众交流和服务平台。还有部分省级电台和城市电台选择“借船出海”,入驻商业音频平台如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实现移动网络收听的快捷性;另外,部分广播电台通过接入微信小程序的方式进行移动传播,方便受众收听广播节目和参与互动。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因此,运用移动化提升广播价值传播效率,是加快广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2021年赛立信媒介研究发布的全国收听率调查显示,2021年智能收听终端使用率达到48.3%。可以看出人们收听广播不仅仅局限在收音机、PC端上,而是大量通过智能手机、iPad、智能音箱等设备收听广播,移动智能收听终端已经成了继车载收听终端的又一个重要收听渠道。

3.传播社交化

2022年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移动化广播的及时性、互动性、便捷性受到了听众的热烈追捧。从社会学的角度,人类需要社交且希望通过社交摆脱孤独,获取信息或资源等。广播每一次新的互动方式的运用都加深和巩固着与听众的连接,及时互动是广播与生俱来的优势之一,因此其社交化功能凸显。

基于庞大用户数的不断增长,移动社交的发展势头强劲,受众可以通过广播的网络社群随时随地运用语言、文字、图片或者视频进行沟通交流,不仅可以在平台内进行各种点赞、收藏和评论,还可以进行跨平台分享转发。具有社交性质的广播音频生态圈已经形成。

(二)传统广播内容生产从PGC、UGC逐步向PUGC融合创新

无论是传统广播节目还是广播网络音频产品,内容生产是根本,“内容为王”始终是广播吸引听众、留住受众、增长流量的制胜法宝,不能给受众提供优质内容服务的媒体将不可持续。因此,广播从业者着眼于强化内容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放大主阵地声量。借用互联网术语PGC、UGC、PUGC分析传统广播内容生产的迭代。

1.坚持“专业内容生产”(PGC)为核心

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即专业内容生产,指具备广播电视行业采、编、播等专业技术背景的从业者进行内容生产。《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从人才队伍岗位机构来看,2020年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合计101.10万人,其中专业人员52.39万人,占比51.82%;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总占比84.13%,35岁及以下占44.16%,高学历、年轻化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成为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近年来,各地广播按照专业化频率建设定位,以专业采编播人才队伍为抓手,聚焦主题突出主线、内容创作提质升级,增强广播服务功能。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们的节日(第三季)》、北京广播《打开文化之门》、安徽广播《铿锵红戏荟》、新疆广播《令人心动的文字》等作品均是内涵丰富、思想性强的精品力作,体现出广播专业内容生产的精致度和创新性。

2.融合“受众生成内容”(UGC)促发展

现代互联网技术为广播的传播注入了新活力,从单向“你说我听”到双向互动传播,使受者成了传播链条中的主体,广播传播方式的改变大大提升了其贴近性、服务性,因此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受众生产内容”成了广播“专业内容生产”的最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如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浙江交通广播《快乐加速度》等节目通过微信公众号邀请听众参与话题讨论,将听众转化为节目的主人,调动听众的创作积极性,丰富了内容,又使节目有趣、有料,极具亲和力,增强了与受众的黏性。

交互性是数字技术时代媒介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互动传播主体的“受众”,其参与节目内容制作的程度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如湖南交通广播《交警直播间》、安徽交通广播《维权进行时》、河北交通广播《992大家帮》等节目备受听众好评,其中受众的爆料、反馈等成了节目UGC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丰富了信息源的收集,又释放出新闻生产力,拓展了节目的深度、广度、锐度。利用集体智慧的“受众生成内容”是提升内容活跃度的重要手段。

3.探索“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UGC)谋突破

移动互联网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促使广播节目内容生产更加体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国内移动音频平台蜻蜓FM率先在行业内提出PUGC,即将UGC+PGC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模式PUGC(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作为生态战略,集合群体力量进行多元化内容创作受到广泛青睐;央视频将一些内容创作头部生产者吸纳进平台,集用户生产内容与专业内容产出于一体,共同完成节目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表现不俗。蜻蜓FM和央视频的有益探索为传统广播内容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和模式,值得广播从业者研究和实践,以打通广播内容产业上下游从而形成音频生态链。

(三)现阶段广播融合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媒介传播生态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给传统广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播的发展不同程度出现新的瓶颈制约。

从外部环境看,一是商业音频平台的迅猛发展争夺着传统广播市场收听份额,特别在移动智能终端,商业音频聚合平台一直是在线音频直播收听的首选;二是商业技术公司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资金实力,新技术迭代升级更灵活、更敏锐。

从内部发展现状看,尽管不少广播已经完成了从收音机收听向互联网平台传播的迁移,但仍沿用传统思维和理念运营新媒体,移动端的节目形态老旧,仅仅满足于将直播音频或将音频拆条上传,缺乏差异化的内容生产,出现内容生产供给不足。同时,缺少和音频用户互动导致黏性不强、日活低;缺乏用户大数据及分析,用户画像不清晰等,广播无法实现精准服务。

目前,广播在移动互联网端的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广播深度融合发展亟待全面突破,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实现广播技术、内容、形态等多方面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二、元宇宙赋能广播融合转型应用

“元宇宙”(Metaverse)这一当下最热的词可追溯至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反乌托邦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正式提出了“元宇宙”概念。英文中Meta-是超越,-verse来自Universe宇宙,字面直译就是超越宇宙的意思。2021年3月,美国Roblox的UGC游戏公司成功登陆纽交所,该公司在上市招股书里首次引入了“元宇宙”的概念,使其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极大关注。2021年10月,美国社交媒体巨头扎克伯格将“脸书”(Facebook)更名为Meta(元宇宙的英文前缀),使得元宇宙话题更为火热。清华大学沈阳团队在其《2021元宇宙研究报告》中对元宇宙的定义:“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2]元宇宙是以人工智能(AI)、扩展现实(XR)、区块链三大技术为核心,由诸多共享基础设施、标准和协议打造的数字化宇宙。[3]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国家广电总局接连出台了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强做优、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等指导性意见,落实《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5G技术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其高速度、大带宽、超低时延的特性,将有力支撑VR/AR、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可以说5G技术推动了元宇宙从纯概念走向具有实现的可能,预示着数字革命中新一轮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整合开启,由此构建的虚实共生的数字新生态将推动广播媒体在技术端和应用端把握机会。

三、广播智慧生态体系建构

从传播的角度,我们把元宇宙理解为人类社会的深度媒介化,它以互联网和智能算法为代表的数字媒介作为一种新的结构社会的力量。[4]这为以声音媒介的广播智慧生态体系提供了诸多可能,为广播融合发展开辟了数字化新阶段。研究基于元宇宙底层逻辑的广播新场景和新渠道顶层设计,从五个维度布局音频新生态,迎接数字化浪潮的到来。

(一)创制智能化内容生产与分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无论媒介形态如何变化,优质内容始终是核心竞争力。未来广播融合发展将元宇宙作为内容IP的新兴赛道,其极度丰富的信息内容和AR、VR、MR等节目形态以及自由富创意的表达能力等是内容创制的新趋势,也是未来广播掌握核心化能力的必经之路。

1.智能编播内容

从目前互联网媒体的内容发展看,生产海量的内容是获得流量的有效路径。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将推动广播内容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生产力,满足人们在不同事物、不同场景下的内容需求。目前,湖南5G智慧电台采用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编播系统,AI编播系统通过智能抓取、智能编排、智能播报、智能监控、云端分发,一键式自动生成新闻、资讯、天气、路况、音乐串接等全天候广播节目集成;同时,广播智能审稿系统大大降低了审稿人的时间成本。多项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将使5G应用下未来广播内容的采集、制作、传播等各环节的工作模式发生变化:通过云平台抓取技术寻找热点进行选题挖掘并溯源查验其真伪,利用采访机器人、新闻写作机器人完成稿件,内容审核后由人工合成主播完成录制并进行数据可视化、新闻可视化处理。

202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中专门指出,要推动虚拟主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2022年5月5日,全国省级电台首位“虚拟员工”AI数字人主播“长小姣”正式入职长三角之声科创垂类节目实习主播,充分发挥虚拟数字人主播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第一时间为受众带来最新科技,提升信息传播范围及效力。智能编播作为Web3.0时代的典型应用,是广播转型升级的最佳工具之一。

2.智能匹配分发

5G时代数据规模爆炸式增长使大数据技术中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成为可能,元宇宙的大数据对广播内容智能分发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多样、海量的大数据分析结论为更多优质内容精准触达用户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提升广播内容的对外变现能力,也让数据产生更大价值。如央广云听车机版智能化AI电台,可以围绕场景、结合大数据和特定场景下的受众收听喜好推荐内容,更好地提供听觉服务。在传播多介质化的当下,以不同场景的应用为推送模式,智能分发并适配到各类终端,进一步提高传播的社会化程度。

科技和文化共生的智能内容创作和分发将成为未来广播垂直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受众的模式。

(二)选择平台化落地应用

传统广播在互联网Web1.0、Web2.0时代陆续建设官网和移动客户端以满足受众多终端、移动收听的需要,元宇宙的虚拟空间则是承载广播智能传播、体验传播的基础。

现有元宇宙落地平台分为独立平台和合作平台。独立平台包括APP、小程序、H5、微信小游戏、WebGL+引擎,这些平台的优势有:自由度高,广播媒体可不受平台风格和标准限制;可实现高技术品质,同时可以衍生用户信息留存。劣势是成本高,且需要进行引流。目前,元宇宙的合作平台有希壤、超级QQ秀、Pico应用商店、VeeR、蓝宇宙等,平台各具优劣势,广播需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未来还有更多元宇宙的落地应用平台会上线,无论是嵌入元宇宙平台或者是深度融合构建自主可控平台,广播需尽快选择元宇宙平台落地,从媒体平台化逐步向平台型媒体转型。喻国明认为“平台型媒体应该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流模式”,[5]这意味着广播作为平台性的媒介不仅自己做内容和传播,还应打造一个面向用户的良性的开放式数字内容实体,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同时广播可以自我掌控平台终端,建立自身内容生态、商业生态和社交连接生态规则体系。

(三)研发场景化听觉景观

在5G技术支持下,利用人工智能与移动端的强大技术连接力,使作为听觉艺术的广播在重要的车载场景、居家场景中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车联网、物联网成为广播融合发展的新主场。

车联网是万物智能互联很重要的节点,5G+AI技术赋予智能驾驶舱和车载信息娱乐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智能汽车的进一步普及使得广播与汽车厂商深度合作,在智能网联汽车移动场景下将会有更多“视听化”的应用突破,实现一键定制音频,智能陪伴。如作为国家5G声音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依托总台海量精品资源发挥平台优势,AI智能广播在云听车机版车载生态中提供了一整套智能播出系统,为不同内容消费场景进行持续的赋能。湖南芒果动听APP入驻吉利GKUI智能生态系统,将优质的芒果系音频资源、有声小说新闻资讯等内容通过AI智慧电台全新整合。

在居家场景中,近年来智能家居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加。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16万家经营范围含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家装的智能家居相关企业,未来家庭物联网系统智能家居的渗透率将不断提高。以5G为代表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借助声音将人与人的连接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将声音连接智能家居、穿戴设备,广播可进一步服务家居生活。

5G技术为传统广播创造了更多新场景下的听觉景观,上海广播“阿基米德”利用自身融媒体优势,与上海各区的街道、小区和社区图书馆合作,打造社区专属场景电台等。湖南广电5G智慧电台有效开通了“村村响”广播、社区5G智慧广播、中部战区号角之声军营5G电台、医院5G电台、智慧校园等,大大提升了广播专业服务功能。

场景化的听觉景观与多元智能终端连接、与多场景虚实融合,给受众带去更深层立体的景观感受,也为广播带来了新增长。利用“AI智能视听”嵌入公共场所、体育场馆、城市地标等细分场景,为受众提供碎片化“人-生活-社会”的创新服务。

(四)拓展浸入式交互体验

声音是构成广播的重要物质材料,广播凭借声音独有的伴随式在沟通情感、建立连接等各个层面都创造了极好的沉浸式体验。如上海广播探索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新广播”之路,将智能音频L-ISA沉浸式超真实扩声技术运用在上海广播艺术中心,结合观众心理和环境因素打造5D沉浸式艺术体验,从而达到“所听即所见”的效果。在5G技术支持下广播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超高清4K、超超高清8K、3D技术还原建构无限逼真的在场传播,用户可以在立体化、多感官接收情境下成为新闻事件中的目击者和在场者,使传播全息共享、更加可浸入可扩展。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广播延伸了听觉,元宇宙的音频传播通过创建具有空间辨识度的声场,实现了人的感官延伸,帮助人们更好地感受周围世界的细微变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音频内容的捕捉、语义分析、认知反馈,实现音频交互的反馈闭环,带来虚拟和现实世界无缝相连的沉浸感,更具空间感的浸入式互动体验扩展了人的意识。

(五)推进数字化护航版权

区块链是保障元宇宙中社会环境的重要技术基础,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内容版权保护管理和数据内容共享,这是构建安全开放的广播数字版权保护生态体系的重要手段。202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培育一批知名产品。

湖南广电5G智慧电台已尝试运用区块链技术对版权存证并支持对文件进行相关确权操作。音频节目上传过程全程留痕,上传后获得永久唯一的链上Hash地址,在区块链节点上记录共享数字音频文件摘要及共享时间,使音频内容共享资源线上的交易更加安全及便捷。广播将运用元宇宙轻量化的内容创意工具和丰富多彩的创意资源,号召广大创作者成为广播音频个性化内容创制者。为创作者赋能的同时,区块链技术也为内容安全保驾护航,智能合约确保创作者版权和收益,打造可编程的智能经济体系。

基于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落地应用Speaker语音链,广播可以主持人和音频创作者贡献的个人语音数据为切入点,建立声纹库,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共识,保证每一位声音贡献者获得听觉版权保护和相应的回报奖励,为广播音频提供数据交换的隐私保护、归属权确认、价值回报、权限管理等功能。

四、结语

纵观传媒业的每一次变化,高新技术成为了媒介迭代升级的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6月,我国5G网络规模持续扩大,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85.4万个,5G基础上的元宇宙将开启广播前所未有的更沉浸、更智能、更互联的创造力时代。广播从业者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全媒一体迭代共生,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融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潮流,完成向智慧化新型音频平台的蝶变,更好地服务受众的数字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杨波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1)[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1.

[2]沈阳.清华大学: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2021.

[3]薛静宜.元宇宙在广电行业的探索与应用[J].广播电视网络,2021,28(10):102-103

[4]喻国明.元宇宙:社会的深度媒介化[J].现代视听,2022(06):32-40.

[5]喻国明:平台型媒体或为未来媒体发展模式[J].新闻论坛,2015(03):106.

作者简介:蔡静,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音频传播、播音主持。

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项目“元宇宙视域下广播智慧生态体系建构”(22ZXRC13)。
 
本站承诺
期刊ING做为负责任的论文代发服务提供商,会一如既往地诚信经营,任何情况都如实相告,绝不会为了成交而故意隐瞒、歪曲事实,“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涉及道德底线的原则问题,我们会永远坚持下去!!!

1、刊登您学术论文的期刊,一定是正刊,拒绝假刊、增刊、克隆刊、会议论文集,否则全额退款。

2、论文发表之后,一定能够在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数据库检索到您的论文,否则全额退款。(说明:您论文具体收录在哪些数据库,以所选期刊为准)

3、保证客户隐私,不倒卖客户信息,始终如一的服务态度,坚持售后到底。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