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齐静
(山东省淄博市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萌山小学 255318)
摘要:语文教材中很多精选案例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优秀素材。在素质
教育背景下要努力将德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寻找德育和语文教学的衔接点,借助语文教材中蕴意深厚的文本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渗透 方法
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就需要认识到德育对于当前教学以及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德育元素融入教学环节中,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挖掘教材德育元素进行德育渗透德育的核心思想就是“立德树人”,通过渗透德育帮助学生成为一名有正确价值观取向的优秀学生,锻炼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为此,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寻找德育教学和语文知识间最佳的衔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领悟与人相处之道,锻炼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例如,教学《将相和》这篇文章时要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不仅要了解这个故事文本的经过,同时要学习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如廉颇虽然一开始心胸狭隘,但却能够知错就改,直面自己的问题,勇于承担责任,蔺相如心胸宽广,智慧过人,能够以大局为重。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的了解以及对两个人物的认知,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学生展开互动,如《将相和》讲述了什么故事?你们是如何看待廉颇这个人物的?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话想说?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故事经过以及人物的性格品质都会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体会,从而主动学习人物身上所展现出的高尚品质,实现了德育的有效渗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创设情境进行德育渗透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为此,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自身性格特征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融入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情感方向以及价值观念多是在这一年龄段初步形成的,因此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并以教材为德育主要载体,实现实际生活与语文知识的有效整合,加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感性认知,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例如,在教学《称赞》这篇文章时,首先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标注出和称赞有关的语句,随后再引入真实生活中出现的和称赞相关联的案例,如少年时期的史提夫·摩利斯常常因为视力不好感到自卑,可在一次实验课中,大家在寻找一只从实验室笼子中逃跑的老鼠时,史提夫·摩利斯发挥自己听力上的优势,帮助大家成功找到了躲藏起来的老鼠。通过这件事,史提夫·摩利斯的老师发现了史提夫·摩利斯的听力之敏锐远超常人,于是对史提夫·摩利斯大加赞赏,同时根据史提夫·摩利斯的个人情况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发挥史提夫·摩利斯在听力上的优势,为史提夫·摩利斯成为一名优秀作曲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证明,一个认可、一句赞美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不要吝啬赞美,多看到他人的长处和优势,帮助他人重拾勇气和自信,他人的人生也许就会因此发生巨大改变。此外,也要发挥老师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分享给同学们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被人赞美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同时赞美别人也能让自己收获愉悦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要多赞美学生,对表现突出和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生活状态投入学习中。
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德育渗透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合理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和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设备的优势,优化课堂结构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在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要发挥多媒体教学媒介的优势,实现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互联网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充学生阅读内容,让学生可以采用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接触更多的阅读资源,收获丰富的阅读体验。比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文章时,想要发挥课时德育功能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学生这篇文章的理解难度较大,内涵精华不是学生当前年龄段能够完全理解的,而且这节课是节选部分,学生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历史年代并不熟悉,这样就会影响阅读的效果。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下载完整版《少年中国说》,同时带领学生了解文章创作背景和感受当年的历史岁月,通过节选版和完整版的对比,学生对文章主旨结构会有更深刻的认知。
四、开展活动,“知行合一”渗透德育“知行合一”是德育的终极目标,学生不仅要学习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更要将这些观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自我行动开始做起落实德育内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价值体现在行动中,学生要通过实践活动展现自己对道德观念的认知,提升创新能力和自身价值。语文教材选材丰富,只要仔细研读教材必定会发现许多课时内容可以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推动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科学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体验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这节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讨论的主题就是“时间”,学生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描述对时间的理解,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时间珍贵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这样一个主题班会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乐趣,让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以及自身的经验感悟表达出来,和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学生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通过反思总结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有没有做过浪费时间的事,同时也会思考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科学分配时间,如何才能在和时间的赛跑过程中取得领先位置。通过课上学习和课下实践,不仅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发挥语文课程思想性、艺术性和人文性统一关联的优势,寻找德育教育和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有效衔接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同时也发挥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有效发展真善美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1]王年萍.小学语文教材中德育资源的挖掘与落实[J].吉林教育,2022(19):80-82.
[2]索明祥.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J].
新课程研究,2022(17):105-107.
[3]黄学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析[J].新教师,2022(0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