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知识之实践与审美赏析
作者简介:林晋西,生于2002年,女,中北大学艺术学院,20级在读本科生,本科,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评《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展开音乐
教育之实践与审美赏析,需了解《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的基本内容,包括其涉及的基础乐理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具体突破、审美教育的完整性等,其后再展开具体的实践与审美赏析,结合学生的音乐审美现状、发展需求等进行《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教材相关知识的梳理与研究,提取核心要点内容,展开系统化教学,推动学生的整体化进步。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是由王同编、王家祥主持编写,从音乐审美、音乐美学层面分析,剖析了音乐审美、音乐艺术基础的特征与本质,通过该教材系统化的学习,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实践水平,这对于稳固学生音乐知识体系,推动其在音乐方面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较好的保障作用。进行《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的实践、审美研究,对于培养学生先进的审美能力、实践水平来说,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需
教师对教材展开深入的研究,以此来发挥其更大价值。
一、《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内容分析
(一)系统性地阐释了基础乐理知识该本教材涉及比较广泛的基础乐理知识,包括读谱、曲式、和弦、音程、调式、体裁等内容,进行具体化分析:
1.读谱比较详细介绍了五线谱、简谱的术语、记号,怎样正确标注音的长短、强弱、高低。
2.曲式界定了乐段、乐句、乐节、乐汇概念,讲解了一部、二部、三部、回旋、奏鸣、变奏等各类曲式的特征与构成。
3.和弦主要讲解了三和弦、七和弦。
4.音程讲解了自然音程和声音程、旋律音程。
5.调式分析了五声调式、调号、小调音阶、大调音阶、无声性七声调式等内容。
6.体裁讲解了器乐作品、声乐题材。
作者在编撰教材时,不但讲解了各项知识点的重点部分,还结合对应的技能训练进行了综合分析,关注到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留给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从而实现对其深入浅出地理解与掌握。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要体现在歌唱基础教学部分:
①介绍了各类歌唱发声知识,如咬字吐字、共鸣、发声、呼吸、姿势、发声器官以及嗓子保健等;作者提出要提升歌唱水平,必须具备优秀的先天条件以及后天的不断练习。
②分析了歌唱艺术表现形式,如歌声的演唱形式与人工分类、技术准备、语气处理、音色处理、力度处理、速度处理、二度创作注意要点,系统总结了歌唱进程中的表演技巧、注意事项等。
③描述了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的发展史、艺术特征与风格等,引入了多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将各类唱法的演唱特征、表现形式等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选择的歌曲可能够最大化呈现该类唱法的优势,比较适合大学生的嗓音条件,能协助大学生从中选择最适宜自己的歌曲,保证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让大多数大学生在其中学有所得。
(三)审美教育该教材在针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上,主要突出各项欣赏作品的完整性、基础性特征,所列举的作品多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比如中国流行乐、轻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等流行音乐,京韵大鼓、黄梅戏、越剧、京剧等戏曲曲艺,天鹅湖等舞剧,茶花女等歌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F大调第六交响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十面埋伏、二泉映月、百鸟朝凤、姑苏行、流水等器乐,黄河大合唱、牧歌、街头少年合唱、山在虚无缥缈间、猎人合唱、祖国颂、哈利路亚等合唱。作者细致描述了各项音乐作品的特征、结构、内涵、意境、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关注到作品本身的美感外,还能关注到作品背后的内容,如其人文因素、倡导内容等,培养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内涵认知能力等。总而言之,该教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比较全面、系统阐释了对基础乐理知识、歌唱基础的认识,并对国内外经典作品进行了赏析,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等来说可起到对应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赏析过程结合《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进行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赏析,包括以下内容:
(一)以音乐教育实践阐明审美理论知识就当前阶段的大学音乐教育来说,仍旧会出现“只闻其声,不见其美”现象,即大学音乐教育资源多集中在对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上,且很多教师本身认为音乐审美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一种能力,在学生掌握足够多的音乐知识、技能,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形式后,能自然触发其音乐审美体系,这种错误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很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且这种教育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音乐技术人才,而并非“音乐艺术家”。其实,对比音乐理论知识、实际能力来说,音乐审美属于更加高端的文化素养,其与前者所不同的是,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还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分析音乐审美内涵可知,其倡导的是人们通过音乐来了解世界、研究世界,以音乐为桥梁关联主体与课题,其虽然不能准确的回答音乐形式风格或者形式是否极具美感,但却能比较清楚地解答音乐文化具备美感的具体缘由,就此而言,音乐审美关注的是不掺杂功利性、负面性的音乐情感,可让学生在系统化地学习后认识到相关音乐理论知识、技巧所携带的文化基因,且处于音乐文化框架下的音乐审美,本身即具备场域约束性,比如在进行中国传统音乐赏析时,音乐审美理论必将受到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等要素约束,在进行流行音乐赏析时,又会受到潮流性、全球性、科技性等因素约束。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注重构建音乐审美理论、教育实践的关系,凸显理论、实践协同特色,其中音乐审美理论确定研究方向,音乐实践则负责具体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理论、实践学习中实现各项音乐能力的综合提升。进行教材结构设计分析,可彰显相对清晰的审美理论、教育实践对称逻辑,在基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课程教育等实践基础上,阐释音乐审美理论来源本身多样性,并综合音乐美、音乐美感因果关系,探索音乐审美能力、音乐美育论互动关系,审美教育目标与核心的辩证关系,细致阐明了音乐审美理论本质内容;在构建音乐理论、实践协同性进程中,揭示音乐教育本质,强调音乐是教育实践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声音艺术,并不具备任何精神的、心理的、情感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则可赋予音乐精神的、心理的、情感的功能,若音乐只用来传授声音规律,其与
自然科学将不存在任何差别,对比其他学科教育,音乐教育之所以表现出较大不同,主要是在教育中渗透了审美理论,实现学生在精神陶冶、心理体验、情感塑造等方面的需求,要让音乐审美属性与音乐教育价值在主观、客观层面保持一致,要求搭建完整的、先进的审美音乐理论,如百鸟朝凤的热烈、高山流水的恬静、二泉映月的忧郁等,可以说音乐声音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产生不同体验的最主要原因即是在音乐教育中对审美理论的不同注解。
(二)以音乐教育实践丰富审美理论内涵就当前的大学音乐教育来说,多是通过各种方式的内容宣讲传播系列审美理论,即教师在教学前准备相关教材资源,包括图片、gif、视频、资料等,涉及各个国家的相关审美理论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一同进行研究学习,虽然这种方法简单、高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各种音乐文化、音乐风格、音乐形式的具体内容、审美理论架构,但易出现“脱媒性”现象,即音乐审美理论完全脱离音乐声音载体,单纯以一种音乐知识而存在,虽然学生在该阶段掌握了比较丰富了审美知识,但很难将其应用于具体的音乐演奏中,无法直接冲击学生心灵,带动其深层次地思考。
而《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与其他教材最大的不同之处即在进行审美理论知识研究的同时,又兼顾到了“实践”,且用了大幅篇章阐释了如何以音乐教育实践丰富审美理论内涵,作者倡导关注学生的音乐教育实践过程,并以此为切入点重新搭建学生音乐审美基础,并通过“音乐聆听”等手段提升学生音乐感悟,引导其发表独特见解。分析“音乐聆听”内涵,可解读为音乐鉴赏、欣赏、批评等,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音乐审美理论内涵,就本质来说,音乐聆听过程即为学生音乐审美体验逐步形成的过程,且需关注到聆听过程的“双向互动性”特征,学生可结合音乐曲调、节奏、风格等解构音乐内容,在主观上搭建音乐基调,还可将精神、心理、情感特征等融入音乐作品中,得出有规律、有层次的音乐信息编码,产生与音乐间的共鸣,故而可以说,聆听并非单一的音乐信息接收机制,其需调动音乐本体、学生等各方要素,推动融合过程,实现对音乐审美理论的有效建构。而音乐聆听基础到底是什么,虽然在《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教材中没有进行具体化解释,但对节拍节奏、曲式结构、旋律释义、乐音体系等基础知识的深化研究,为学生如何正确、高效地展开音乐聆听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分析各项声乐作品,基于相关基础知识展开音乐聆听,实现对作品的多元化解构,用于判定其所属音乐类型,如劳动类音乐,多表现出整齐划一的节奏,如《中国》《咱们工人有力量》等,爱情类音乐,多表现出灵活自然的曲式,如《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哭不回的爱哭不回的你》《亲爱的咱不哭》《西海情歌》等,结合相关规律进行音乐聆听,让学生能深入理解音乐审美理论深层次的内容,并体现在具体的音乐创作、表演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本身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以音乐教育实践提升审美理论价值各个领域、行业的理论、实践皆是相互协同、辩证统一的,其中音乐教育实践是音乐审美理论构建与完善的基石,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前所行的审美理论是否能满足下一阶段音乐教育整体所需,同时音乐审美理论又对具体的音乐教育实践过程起到指导作用,避免音乐实践表现出较大的无序性、盲目性,给音乐实践指明了方向,减少了很多无用功。整体而言,音乐教育实践应表现出与审美理论较大的契合性、适应性,如此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践行了“辩证统一”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音乐发展现状提出具体的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分析音乐教育行易知难特征,就大学音乐教育来说,通过系统化训练、针对性模仿等方法,可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的基本演奏方法,但要学习其中涉及的乐理知识却相对困难,因此《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强调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应以实践为先。
按照循序渐进教育机制,在培养审美能力时,相对直观、简单的方法为音乐聆听,包括三个阶段:感受、鉴赏、欣赏。不同器乐、声乐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故而该阶段的音乐审美应注意“定调”,即要求教师在开展各种音乐审美活动时,关注学生实际情况,避免音乐声音属性过于偏离主观审美特征,如“悲伤的”辨识为“喜悦的”,在正确纠偏后才可展开具体鉴赏;鉴赏其实已经逐步脱离音乐教育范畴,需学生结合哲学、文学、乐理学、美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加以评价,对各类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批判、分析,搭建审美理论知识、音乐作品内容间的联系;在音乐欣赏时,其涉及复杂异常的思维过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音乐审美理论与教育实践是否能无缝对接,其涉及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等的碰撞,在《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中给出了具体策略,如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具体差异、建立科学的审美听觉对象、多元化、多层次欣赏媒介与手段等,都比较适宜于学生的具体实践。
音乐聆听可有效突破大学音乐教育审美理论知识体系“次元壁”,提升审美理论教育效果,而要发挥其更大价值,离不开音乐理论与实践地融合,这需教师基于其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经验,进行音乐创造、创新,如将音乐聆听过程视为“理论向实践的发展”,则音乐创新过程即为“实践向理论的发展”,还需注意这并非单一的逆向思维实施,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在掌握大量音乐理论知识、经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基础上,实现对音乐审美灵感、创意的综合,而能推动自我能力升华而掌握的一项综合能力。最后,建议大学教师在进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时,可引入即兴创作、糅合创作、沉淀创作等多元化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二次创作,其是在音乐审美理论约束框架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方法。
三、音乐教育实践与审美能力培养建议结合对《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具体化分析过程,建议在音乐教育实践进程中,从乐感、情感、美感三个层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下进行具体化分析:
(一)乐感层面乐感层面,审美能力相对直观、浅显,在聆听歌曲或者观看音乐表演时,节奏优美、音乐动听,可带来美的感受;如果音色刺耳、节奏混乱,很难带来美好体验。综合而言,乐感层面对于审美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且大部分学生都会具备该层面的审美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可定向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音乐曲目、作品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染与影响,形成较好的乐感。
(二)情感层面情感层面进行审美能力培养,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结合《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教材,引导学生与音乐作品创作者进行情感层面的沟通与交流,真切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如在组织学生聆听《二泉映月》时,需重点感受其中的悲凉感,探究阿炳对人生、对生命寄予的深沉哀思;而在聆听信天游时,需重点感受黄土高原的苍茫寂寥以及粗糙原始生命力;在聆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体会其强而有力的艺术冲击力、不屈的生命力。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必然蕴含丰富的情感,因此在聆听前,需教师结合教材对其创作背景、作者个人经历、当时社会环境相结合,带入作者视角,进行音乐的反复聆听与欣赏,如此才能形成情感共鸣,逐步具备情感审美能力。因该种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其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训练才能具备,故而建议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情感审美能力进行针对性地干预与指导。
(三)美感层面美感审美能力对学生欣赏水平提出高高要求,其关注的是文化、精神层面的审美,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艺术素养、文化素养,还需其本身对作品有深入浅出的理解,否则很难具备该项能力。如伯牙与钟子期,伯牙善于演奏、创作,钟子期则精于欣赏,能深切领会到伯牙音乐作品中的美感,故而在钟子期去世后,钟子期宣布不再演奏《高山流水》,主要原因是钟子期感到无人等真正地欣赏这部名作。故而建议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美感审美能力时,引导学生去关注音乐作品的内涵,融入自身情感,丰富自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感悟,如此才能稳步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并关注到自身在音乐实践、审美方面的整体化发展。
四、结语综上,文章就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赏析——评《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展开了综合论述与分析,建议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分析以上赏析过程,提出的诸多论点在实际推断时具备较大的合理性,对于后续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之处在于各个高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在音乐实践、审美发展上表现出较大的不同,故而在实际探索中还需不断总结经验,反馈到实际的音乐教育实践、审美理论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