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哲
摘 要:殿试是科举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北宋发展并完善了科举制度。虽然殿试大致起源于唐代,但事实上殿试制度是在北宋确立的。北宋不仅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它还是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北宋在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科技上,其发展水平都达到了无比繁荣的程度。本文以唐代殿试的基本情况为研究起点,为宋初殿试的发展研究提供佐证材料,着力研究北宋殿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内容特点和发展变化、答卷特点及北宋殿试内容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北宋殿试的主要内容形成具体且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对北宋文化及社会的认识。
关键词:北宋;殿试;内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25 (2023 )05-0228-04
作者简介:赵英哲(1999—),男,黑龙江大庆人,黑龙江
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一、宋初殿试制度的确立宋初殿试受到唐代殿试的影响。唐代增加了覆试的频度,继而到了宋初,演变成了一种新的科举考试形式,即殿试。“殿试”本出自《资治通鉴》卷二○四《唐记》二十,“天授元年(690年),二月,辛酉,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宋初殿试制度的确立源于唐代的考覆和覆试。
(一)唐代殿试的基本情况殿试在史料中记载有十九次。值得一提的是,殿试虽然在唐代已经出现,但并没有形成殿试制度,只是当时的皇帝偶然兴起便形成的一种考试形式。殿试制度没有在唐代形成,但多次被史料中记载殿试最早出现在唐武则天时期。《通典》:“武后天授元年(690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1]《唐会要》:“殿前试人自兹始也。”
[2]这两篇史料都准确地记载了殿试的缘起。因此,可以证明,殿试最开始出现是在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
事实上,殿试在唐代并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所以才没有确立殿试制度。而殿试一般也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进行,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于皇帝。根据史料记载,殿试在唐代共有19次,其实9次以上是在唐玄宗时期进行的。可见,唐代的殿试既不固定,也不是特别频繁地举办,显然唐代的殿试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
唐代的殿试处于“草创”阶段,首次殿试的科目和内容都暂无资料记录,但从武则天诏书的内容上可以分析得出,很可能武则天是依据“抱儒素之业”“资道德之方”等八项科目进行策问的。到了唐玄宗时期,殿试除了策问,还要考察应试的举子是否拥有诗词歌赋的文学才能。大概于公元827年后,唐代就没有再举行过殿试。可以肯定的是,唐代殿试主要的特点是随意性很强且影响力小,唐代的殿试还处于初期阶段,但为北宋殿试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宋初殿试的发展殿试形成特定的考试制度并成为最高等级的考试则是在宋代。宋初的考试形式是省试和解试。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三月,宋太祖在考场上巡查时,发现考生武济川和这次省考的主考官是同乡,于是宋太祖将考生排除名册里,并命令贡院籍落第进士姓名,将“讲武殿亲阅之”
[3]。因此事,在文献记载便被认为“殿试自此始之”。这次考试作弊事件虽好似偶然,但事实上也是宋初殿试制度爆发的一个导火索,为殿试制度的建立做出铺垫。在经过宋太宗和宋真宗两朝的科举制度改革后,到宋仁宗时期就大体上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殿试制度,殿试也成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考试。
北宋初期,殿试进士的时间并不固定,一年或两年,有时长达五六年,之后才渐渐被固定为“三岁一贡举”。殿试场所也多变。宋太祖时期的殿试考试设置在讲武殿,也就是崇政殿。殿试和省试都实行锁院制度,皇帝在三月某日任命殿试官并锁院,第二日引试礼部奏名进士,第三日试诸科,五日之内唱名赐第,后以“考官日迫,多不精审”,又推迟了唱名赐第的时间,十日为限。天圣五年(1027年),殿试考试时只允许考生带文房,其余东西不能带入考场。
殿试是皇帝亲试的,不设立知贡举,参加考校的官员统称为殿试官或御试官,主要有编排官、封弥官、誊录官、初考官、覆考官、详定官、对读官等。考试时,殿试官列坐于殿堂东西两阁。殿试官由两三人逐渐地发展到二三十人,证明殿试越来越严格。
二、北宋殿试内容的变化
(一)殿试内容及答卷特点北宋前期的殿试内容是诗赋论,但诗赋论不足的地方渐渐地显现出来。宋神宗熙宁变法时,殿试的内容从诗赋论改为策问一道。殿试的问题有数百字,无一例外地都反映出皇帝的治国思想和理念,而北宋殿试考生的答卷呈现出“多颂上之词”“符合当时政治环境”“独特见解”的特点。
北宋殿试的内容由皇帝亲自指定的大臣拟定,或由翰林学士、知制诰及馆阁侍从拟定后呈皇帝御批。拟定殿试的题目之前,皇帝会下令让大家审查题目,以免殿试的题目出现雷同。北宋殿试的出题范围一般都与时政贴近,部分也参考儒家经典和史籍。
在熙宁变法之前,殿试的题目为考诗赋和明经诸科。在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统治时期,举办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殿试,有“桥梁渡长江赋”和“龙江习水战诗”两题
[4]。宋太宗时期,殿试题目有“训兵练将赋”“主圣臣贤诗”“六合为家赋”“文武双兴论”等。到了宋真宗统治时期,殿试的内容有“清明象天赋”“明证定保诗”“泽及四海诗”等。而宋仁宗统治时期,殿试内容有“吹律听凤鸣诗”“顺德者昌论”“民监赋”等。到了宋英宗时期,即治平四年(1067年)丁未科,殿试题目为“刚中履帝位赋”。可以看出,北宋殿试的内容包含甚广,复杂且难,既测试考生的文学,也有考验学生的武略和国策等
[5]。殿试题有的是诗赋形式出现,明显可见的是在宋太宗时,殿试增加了“论”的考试内容,但事实上,殿试的评判标准依然以诗赋的优良中差来作为最终的标准,策论这一考题好似只是作为形式出现,评测的参考价值较少。
熙宁变法后,殿试的题目由诗赋论改成了策问。宋太宗时期的殿试内容取自《五经正义》,并昭告天下。再到宋真宗统治时期,皇帝召集国子监增添殿试内容的考试范围,多达《毛诗》《周礼》《礼记》《春秋左传》等13部经典文学著作,合并形成《十三经正义》,作为考试的参考教材。
北宋前期殿试优秀人才的评判标准是诗赋经义,但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和完善,诗赋论的缺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所挑取出的进士多是文章写得很好,才华横溢多指诗词歌赋,缺少实践性的才子,所以殿试内容急需调整。
宋真宗下诏殿试要“兼取策论”,殿试随即调整了诗赋论的考试顺序,策论变得更加重要。宋神宗时期取消了诗赋及明经诸科,改增进士科名额,考察经义、论、策为主。宋哲宗时期,“诏今次御试举人依旧试策”考策成为殿试定制并得以延续。
北宋殿试,皇帝在策问时,多根据王朝现存的问题和当时的发展情况来策问,如民生困难、粮食问题、违法行为等来进行策问。当然,策问也包含了皇帝作为一国统帅的某些愿望,如《宋会要辑稿》中记载“上古人材之盛,莫如唐虞之际。”不可否认的是,北宋的殿试内容日趋完善,并对之后的考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颂上之词”是北宋殿试答卷的第一个特点。北宋殿试给社会营造出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但考生在殿试中,并非可以在答卷中无所顾忌地表达过多个人观点和个人情感。从现有资料整理中得出,北宋殿试考生的答卷往往多写“颂上之词”,这意味着多称赞之词和句子,能给考生的答卷加分。当然,这也伴随着答卷的局限性,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个人意图和观点。因为,北宋殿试答卷关乎着考生们的前途,虽殿试没有严格要求考生们直抒胸臆,但考生在答卷过程中多写歌功颂圣的句子。北宋殿试的考生要针对考题多写赞美的话,在此基础上才能浅谈考生自己的见解,更不能和皇帝的意愿相悖。因此,在北宋殿试答卷中,往往最多的便是颂上之词。
“符合当时政治环境”是北宋殿试答卷的第二个特点。考生要想取得一个好成绩,便要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要结合国情和政治局势来回答殿试的考题。如在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之际,在否定王安石熙宁新法的背景下,考生更是要树立自己正确的政治观点,在答卷上表明自己正确的态度。再例如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丁丑科殿试时,胡安国因在殿试时未对元祐更化进行反对的论述,名次从第一立即被降至第三。史记资料中还有很多相关的记载,这些例子无一不表明了一个事实,即考生想要在殿试时取得好成绩,一定要有政治的敏锐性、很高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见解。因此,北宋殿试答卷的第二个特点便是要与当时政治环境相符合的论述。
“独特见解”是北宋殿试的第三个答卷特点。殿试答卷多从军事、文学、政治、经济、灾害等展开论述,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筛选人才的目的是希望选拔出实用型的人才,即这些人才能从答卷中回答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因此,考生多数在殿试答卷中撰写关于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独特和具体的见解。
(二)北宋中前期殿试文体的变动北宋中前期殿试文体有所区别,不难发现,也这与唐代殿试问题有所关联。常科考试最后设置的殿试,这一环节是宋代首创的制度,殿试策一道。殿试中,考生不得不直接和皇帝见面,也可以说是面对面的考试。殿试不需要写诗作赋,或者议论经文等,无需论述,只需要回答皇帝的策问就好。
事实上,策问仅包含史料和历史。但在北宋中前期,文体又有所区别或者说是文体有所发展或演变。宋太祖时殿试仅“赋”“诗”两道题,到了宋仁宗时期,殿试文体又有所变动。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现存关于北宋殿试策问的研究,主要在史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殿试确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诗”“赋”各一题,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殿试文体加论一首
[6]。到了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殿试文体又有变化,文体开始走向韵书的形式,选择韵书,是因为能够更好地试策,而试策被认为更优长于“诗”“赋”。
从文体上分析,殿试策问和其他的策问最大的区别是皇帝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策问,如皇帝直接称“朕”,而考生则回答:“子大夫”。因此,北宋中前期的殿试文体经历了由“诗”“赋”向专门“试策”的变化,这也和皇帝的期望才子人选有关系,因为殿试文体和内容代表了当时皇帝的喜好、态度和立场。
三、北宋殿试内容的特点和影响
(一)殿试内容的特点殿试内容从根本上来说,主要由皇帝的观点支配,即使有规律可循,也要密切结合皇帝的喜好和当时国家的国情。殿试题目有数百字,反映了皇帝的思想、情感、治国理念和当时国家的时政、军事等。北宋殿试内容的特点比较明显,有“文学性”“现实性”同时也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在北宋殿试内容中,基本呈现出“文学性”的特征,这也是殿试内容的共性特征。北宋熙宁变法之前,殿试一般都考的是赋、诗、论三题。赋是最重要且最难的,北宋状元也往往因为赋的出彩才得以成为状元。姚勉的《词赋义约序》曰:“国初殿廷惟用赋取状元,有至宰相者,赋功用如此也。”
[7]后来神宗熙宁变法后,赋不再是殿试的内容,但赋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如“春雨如膏赋”“明州进白鹦鹉诗”“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赋”等可以发现,殿试内容具有文学性的特征。
北宋殿试内容具有“现实性”的特点。北宋殿试虽已成定制,但统治者即皇帝,依然可以依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变通,有利于统治者遴选出有识之士,也更加符合人才选拔的内在规律,顺应了科举考试日趋成熟的要求。因此,北宋殿试内容还具有现实性的特征。
北宋殿试内容还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北宋殿试内容的篇幅相对唐代而言,篇幅更大,文字更多,篇幅的扩展在整个北宋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这充分说明了宋代殿试策文沾溉后世的时间之长与范围广泛。北宋殿试内容广泛,内容领域涉及极多,且不易令人把握,但北宋坚持设置开放性的殿试考题,以汲取广大考生的意见和不同的对策。不仅涉及军事、政治,也涉及民生问题,如《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富民之要在节俭赋”。“救弊之术,时措之宜,于大夫之谓讲闻也。”殿试不仅是选拔官吏的考试,也是皇帝与才子有效的一种互动,皇帝也想听取不同的看法。因而北宋殿试内容中,还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二)殿试内容的影响北宋殿试的内容增强了逻辑性,论说考核形式的技巧得以提升。北宋殿试的内容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策文写作,基本样式已经形成,保存好的策文都有策头、策项、策尾。
北宋殿试的形式体制更加完整,具有典型性的影响特征。北宋殿试的内容使考试科目更加规范化。北宋皇帝不仅减少了科目的数量,而且有一些具有时代性价值的考试题目出现。当然,这也能够帮助皇帝选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北宋殿试的内容还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北宋的考生可以通过一场科考来定乾坤,在当时社会,给了社会底层考生以希望,因此,北宋殿试也是一条非常公平的地位提升之路。殿试一方面可以让皇帝选拔更多的人才,一方面也为皇帝更好地统治保护了统治者的权利
[8]。通过北宋殿试内容的设置,可以看出统治者维护了自身利益也形成了一套严谨、规范的殿试制度,有效地防范了权贵世家的操控,给寒门弟子入仕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
北宋殿试的开展,将读书和做官联系得更加紧密。吸引了最多的才子通过考试上升为官员。殿试的确立将举子变为“天子门生”。此外,北宋殿试内容中的儒学思想已深入民心。北宋初期,皇帝提出儒、道、佛三家融为一体,但事实上,儒家的地位最为突出,圣人孔子的思想影响很大。随着殿试内容的不断变化,内容逐渐删减了诗赋课程等,但儒学思想依然影响深远。
四、结语北宋殿试制度自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正式确立后,对后世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宋殿试是常科取士的最终环节,其殿试内容丰富多样,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殿试也给考生们提供了更平等的机会,也为北宋的中央集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既增强了考生对北宋皇帝治国理政的信心,同时也增加了考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诚然,北宋殿试内容虽仍有不足之处,虽仍需完善和发展,但其价值和意义对于今天来说依然是功不可没的,仍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83.
[2][宋]汪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1390.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297.
[4]张凯乐.宋代殿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34.
[5]刘岩.北宋史论类试策的结构与特点[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1,30(1):106-112.
[6]方笑一.论宋代殿试策文的文本形式[J].文学遗产,2017(4):74-85.
[7]王彬.北宋状元与状元赋[J].书屋,2021(3):60-62.
[8]兰洁.北宋科举制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