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蔚
(三门峡市博物馆,河南三门峡 472000)
【作者简介】李幸蔚,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博研究。
摘 要:蝙蝠纹饰属于我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历史悠久,在清代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了当时主流的装饰纹样,被应用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主要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同朝代的纹样特性有所不同,蝙蝠纹饰代表了人们纳福祈祥的诉求,作为一个寓意吉祥的艺术文化符号,在清代官窑瓷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呈现出别样的时代特色。清代的官窑瓷器已经发展到成熟期,从以往的单色釉瓷逐渐朝着彩瓷过渡发展,尤其是在康雍乾时期,蝙蝠纹饰在清代官窑彩瓷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文章就清代官窑彩瓷的蝙蝠纹饰艺术特征展开分析,分析蝙蝠纹饰所代表的文化含义,有助于加深理解蝙蝠纹饰和
陶瓷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清代官窑彩瓷蝙蝠纹饰深层次的艺术内涵,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蝙蝠纹饰;艺术特征;清代官窑;彩瓷
蝙蝠纹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在服饰、建筑、陶瓷和家具等载体上广泛应用,用于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国古代将丑陋的蝙蝠形象抽象转化为吉祥如意的传统纹样,不难看出人们对吉祥寓意的追求与喜爱。清代官窑彩瓷装饰中,蝙蝠纹饰应用较为广泛,装饰技法多样,题材丰富多样,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艺术价值极强。但是当代蝙蝠所代表的吉祥寓意逐渐消失,关注点逐渐转变到蝙蝠外表和传播病毒的危害等方面,因此当前很少看到蝙蝠纹样的装饰品。因此,通过清代官窑彩瓷中蝙蝠纹饰的艺术特征总结分析,结合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有助于更加系统、全面地挖掘潜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辅助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 蝙蝠纹饰的艺术内涵蝙蝠纹饰是我国的传统纹样,相较于其他纹样而言比较特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发展到顶峰则是在明清时期。尤其是在清代瓷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且寓意吉祥的艺术符号。
就蝙蝠纹饰来看,其自身的装饰性是最为直观的特点,蝙蝠纹饰所具有的寓意并非必然的。但要认识到,无论是哪一种纹样,在历史发展中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或寓意,形式的变化会受到表达内容、象征、寓意所影响。实际上,纹样并非凭空想象而来,更多的是具象化物体的抽象、演化、延伸,在特定文化内涵的支持下成为人们情感思想的延伸,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纹样则约定俗成地代表了某些含义。蝙蝠纹饰主要是表达了吉祥如意的寓意,其所代表的寓意是约定俗成的,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蝙蝠纹饰来印证古代人们的幸福观和审美倾向。蝙蝠纹饰寓意着吉祥,因此被应用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也表现出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 蝙蝠纹饰的构成和盛行原因
2.1 蝙蝠纹饰的构成蝙蝠纹饰的构成主要包含了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以及连续纹样三种,不同纹样应用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特点。
①单独纹样。单独纹样是常见的蝙蝠纹饰构成形式,属于独立个体,将其作为基本单位,依据不同需要组合成不同的图案,也可以将其作为单独的纹饰用于装饰。单独纹样又分为对称式跟均衡式两种。对称式的单独纹样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如动物的羽毛、树叶和人的身体结构等都彰显了均衡、对称的特征。通过营造这种平整状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要,这种对称性纹样有助于人们产生视觉稳定感。对称是围绕一条基线轴对称,不分前后左右地将单个元素整合在一个整体。如清乾隆青花如意耳葫芦瓶,是将单独的蝙蝠纹饰作为中轴线,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呈现。均衡式的单独纹样具有不规则性的特点,相较于对称式而言不需要围绕中心对称,不受对称轴和对称点的限制,风格灵活多变,动感较强。
②适合纹样。适合纹样是具有一定外形限制的纹样,图案素材经过加工变化,组织在一定的轮廓线以内。创作者需要结合不同形状动态调整纹样大小,以此来适应外轮廓,实现外形与结构的和谐统一。纹样载体的形式多样,大致分为规则形和不规则形两种,前者包括三角形、圆形和四边形等,后者则包括文字形、器物形和果形等。
③连续纹样。连续纹样是以一个单位重复排列形成的无限循环、连续不断的纹样,可以是诸多个单独纹样组合,也可以是组合纹样重复分布。连续纹样更具节奏感和动感,能够令观众感受到美感。连续纹样一般分为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两种形式,其中二方连续纹样是清代官窑彩瓷中常见的蝙蝠纹饰排列形式。
2.2 蝙蝠纹饰的盛行原因“福”代表着福气,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很多好事都用福来表示,如长得富态称之为“福相”、好消息是“福音”、好地方叫“福地”、吃到好吃的东西叫“大饱口福”。而蝙蝠纹饰之所以盛行,正是因为蝙蝠的“蝠”与“福”同音,受到了人们的偏爱,逐渐成为代表吉祥的图案纹样。“福寿”“祥和”“招财引福”等主题图案,更是揭示了广大群众对安宁、富足生活的希望与追求。
我国古代盛行阴阳五行哲学,这个思想也间接影响到其他民间艺术的发展。五行的方位布局逐渐成为民间艺术的基本形式,也是民间美术造型与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如五福捧寿纹的表现形式就是五只蝙蝠围绕着寿字。所以,在我国古代蝙蝠就代表着福气,寓意着吉祥,成为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即便经历了朝代更迭仍然经久不衰。透过蝙蝠纹饰的盛行,不难看出我国古代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
3 清代官窑彩瓷的蝙蝠纹饰艺术特征分析
3.1 蝙蝠纹饰的造型来源蝙蝠纹饰的吉祥寓意,并非因为它外形有多美丽,而是因为其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有别于其他吉祥纹样,蝙蝠纹饰的视觉效果更强,原本蝙蝠的形象并不美丽,但因为蝙蝠谐音“遍福”,所以赋予了蝙蝠纹饰独特的吉祥寓意。
在物体外形描绘中,重点关注情感的融合与表达,因此形象的塑造并非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结合自身的思想情感对印象中的事物进行改造和修饰,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形象。蝙蝠纹饰在形象塑造方面就将原本的指、骨和毛发省略,着重对蝙蝠躯干、头部和双翅进行艺术加工。蝙蝠头按照鼠类的外貌描绘呈现,脸型多为三角形,尖嘴,加入如意云纹来进行修饰加工,躯干多为扁圆形,双翅也是依据蝙蝠飞行姿态进行适当调整。在如意云纹的装饰下,蝙蝠纹饰呈现出别样的形式美感,内涵更加丰富。蝙蝠是一种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外形像是长了翅膀的老鼠,为了更好地捕捉蝙蝠的飞行姿态,需要结合画面整体安排调整,组成寓意吉祥的图案。根据不同飞行方位,调整蝙蝠躯体姿态,可以塑造成多种多样的蝙蝠形象,如左右翅膀高低不同。蝙蝠纹饰中除了描绘飞行的蝙蝠,还会描绘倒立的蝙蝠姿态,这一点是古人依据蝙蝠倒悬而睡的生活习性将其引入画面。因为“蝠”谐音“福”,倒悬而睡让人联想到“福倒”,相应的也衍生出了“福到了”的吉祥寓意。通常情况下,倒立式的蝙蝠还会口衔寿桃、盘长、“卍”字形等寓意美好的象征物,也因此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3.2 蝙蝠纹饰组合的吉祥主题
3.2.1 蝙蝠纹饰和人物组合这类组合形式通常描绘的是两个孩童将蝙蝠放入罐中,寓意“纳福迎祥”;孩童抬头仰望,一只手指着天空上飞翔的蝙蝠,有“福到眼前”或是“福从天降”的寓意。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道光粉彩红蝠人物图碗,是典型的蝙蝠纹饰和人物组合的形式。瓷器表面上绘制了一个老者,一手执杖,杖上写着“喜”字,一手指着天,旁边孩童张开双臂迎接飞来的红蝠,蝙蝠的嘴中叼着葫芦,配上松树、祥云和山石等吉祥纹样,整体表达了“福寿万代”的寓意。
3.2.2 福寿纹在清代瓷器纹样装饰中,福寿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吉祥纹样,由寿字、桃、蝙蝠等部分构成。桃自古以来就象征着长寿,古代神话传说中经常出现王母举办蟠桃盛会的场景,其中的蟠桃即瑶池生长的仙桃,传说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寿字、桃和蝙蝠组成了寓意“福寿绵长”的代表纹样—福寿纹,在清代官窑彩瓷中广泛应用。
3.2.3 五福捧寿纹五福捧寿纹始创于清康熙景德镇窑,于清乾隆朝颇为盛行,由寿字纹和蝙蝠纹饰组合形成。五福捧寿纹是以寿字纹样为中心,周围一圈盘踞着五只蝙蝠,因此画面整体上像是五只蝙蝠捧着寿桃一样。“五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彰显了古人一生的追求。不同瓷器上的五福捧寿纹细节变化有所不同,但基本形制类似,五福具有较强指向性,充分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五福寿为先”的理念。五福捧寿纹样主次鲜明,画面层次感较强,能够呈现出特有的均衡美感。除了五福捧寿为主体纹样以外,还配合其他纹饰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整体更具美感。
3.2.4 福禄纹清代官窑彩瓷中的蝙蝠纹饰,同山石、松鹿及葫芦的组合形式同样不少见。松树有着长青不老、延年益寿的寓意;鹿与鹤则是人们认知中代表福气和长寿的鸟兽;我国古代认为葫芦象征多子绵延。因此,蝙蝠与山石、祥云、蟠桃、松鹿、仙鹤和葫芦等组合,具有福、禄、寿的含义。明清时期的葫芦纹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吉祥纹样之一,蝙蝠纹饰和葫芦纹饰的组合搭配,同样出现在陶瓷上,寓意“福、禄、寿”。
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雍正青花福禄纹瓶(图1),口外撇,溜肩,鼓腹,外口一周有青花双线,肩颈下则是蕉叶纹样环绕一周,连接区域则为如意云头纹。葫芦生在藤蔓上,而蝙蝠则是在蜿蜒藤蔓上飞行,画面整体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蝙蝠筋脉清晰可见,葫芦、藤叶和蝙蝠选择了青花点染的方式描绘,旨在呈现更加自然的形态。瓶身的青花颜色浓淡变化明显,整体呈现一种自然生长的态势。
图1 清雍正青花福禄纹瓶
4 清代官窑彩瓷的蝙蝠纹饰的装饰颜色和加工技法
4.1 装饰颜色清代官窑彩瓷上的纹饰色彩应用方面倾向于运用不同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符号,表达人们对祈福的需求。其中,蝙蝠纹饰以红色为主,蓝色、金色次之。无论是清康熙的青花五彩灵芝百蝠盘、清雍正的粉彩至尊过枝九寿桃盘,还是清乾隆的粉彩八桃五福盘、清道光的粉彩花卉五福纹盘,匠人们都创造性地将蝙蝠黑色毛发调整为红色,不仅打破了传统蝙蝠丑陋的形象,而且赋予了其独特的吉祥、亮丽的特征。红色历来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颜色,具有辟邪、吉祥的寓意。先秦时期就有用血液祭祀的习俗,因此红色在我国古代具有神圣寓意。红配黄则是官窑彩瓷蝙蝠纹饰常见的色彩搭配,红色寓意吉祥,黄色代表皇权,以黄色为地配合红蝠,具有“洪福”的象征寓意,充分契合古代人们的精神需求。
清代官窑彩瓷中所使用的蝙蝠纹饰,注重将原本不美丽的事物美化呈现,呈现出求善的审美理想。描绘蝙蝠轻盈的躯体形态,原本丑陋的皮毛选择用寓意吉祥的颜色呈现,使用如意纹、花卉纹等纹样修饰外形,纹样更具层次感。清雍正时期,官窑彩瓷有黄地红彩、白地红彩等搭配;器型方面有鼻烟壶、瓶、盘、碗等。其中白地红彩质地细腻、洁白,釉色白中带有青色,色彩较为鲜艳,层次感鲜明。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雍正时期的粉彩至尊过枝九寿桃盘(图2),原本的配景纹饰变成了主题纹饰,以福寿纹和福禄纹形式出现;蝙蝠纹样更加立体,飞行姿态有斜飞、展翅高飞等;整体更加柔和、细腻,呈现了秀气雅致的气质。总的说来,雍正时期的蝙蝠纹饰具有蝠翼尖细且长、脉络清晰、构图简单、工艺精致、色彩鲜明的特点。
图2 清雍正粉彩至尊过枝九寿桃盘
4.2 加工技法
4.2.1 绘制技法清代官窑彩瓷的蝙蝠纹饰大多采用手工绘制。瓷工们用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技艺,将蝙蝠图案绘制在瓷器表面。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颜料的用量和笔触的力度,以确保纹饰线条流畅自然、形象逼真。
4.2.2 彩绘技法清代官窑彩瓷的蝙蝠纹饰通常采用彩绘技法,丰富了纹饰的色彩。瓷器上的蝙蝠纹饰常常使用红、黄、绿等多种明快的颜色进行填充,营造出热烈欢快的视觉效果。彩绘技法的巧妙运用使得蝙蝠纹饰更加生动鲜艳,也提升了瓷器的装饰价值。
4.2.3 雕刻技法部分清代官窑彩瓷上的蝙蝠纹饰是采用雕刻技法进行装饰的。瓷工们运用精密的雕刻刀具将蝙蝠图案雕刻在瓷器表面,使纹饰凹凸有致、栩栩如生。雕刻技法的应用让蝙蝠纹饰在触觉上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感,增强了瓷器的立体感和观赏价值。
4.2.4 贴花技法在清代官窑彩瓷的制作中,还会采用贴花技法进行装饰。瓷工们将预先绘制好的蝙蝠纹样剪切下来,然后将其粘贴在瓷器表面,并经过烧制使其与瓷器融为一体。贴花技法的运用使得蝙蝠纹饰更加细腻,同时也节省了绘制和彩绘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4.2.5 釉下彩技法清代官窑的彩瓷中有一部分是采用釉下彩技法进行装饰的。釉下彩是指在瓷器釉下绘制彩色图案,然后进行一次烧制,使彩色图案与瓷器釉面融为一体。釉下彩技法的运用可以让蝙蝠纹饰更加持久耐用,不易褪色,增加了瓷器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 结论总的说来,清代官窑彩瓷的蝙蝠纹饰应用广泛,艺术特征多样,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清代官窑艺术水平和人们的审美倾向。蝙蝠纹饰作为代表性的吉祥纹样,其构成方式、组合方式以及装饰技法方面丰富多样,加强对蝙蝠纹饰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更加深刻、全面地掌握清代官窑彩瓷蝙蝠纹饰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观念,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1]贾丽媛.中西融合视域下珐琅彩的嬗变:以清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为例[J].陶瓷,2022(1):117-119.
[2]鄢洪海.论清代釉上彩瓷“意象油画”风格的生发与演变[J].中国陶瓷,2011(1):49-50,63.
[3]张云.清代官窑彩瓷中的蝙蝠纹饰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
大学,2022.
[4]赵华.《瓷器制运图》:清代景德镇外销瓷器及广州夷商活动的实景记录[J].装饰,2021(5):56-65.
[5]曹先勇.绚丽华彩 金碧辉煌:清代外销广彩瓷的历史与特点[J].东方收藏,2021(3):11-17.
[6]杨明.清代广彩瓷中“满大人”的装饰艺术[J].中国陶瓷
工业,2020(6):32-36.
[7]孙望.外销荣光 广东制造:东莞市博物馆馆藏清代外销艺术品[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8):20-23.
[8]汪美丽,余颖婧.论姑苏版画与清代景德镇民窑釉上彩瓷风格[J].中国陶瓷,2011(10):72-73,76.
[9]姚瑶.色彩粉润、精雅圆莹的民族瑰宝:清代粉彩瓷[J].
艺海,2017(4):124-126.
[10]葛金根,吴海红.彩绘精良 套叠成趣:嘉兴博物馆藏清代人物故事彩瓷套杯[J].收藏家,2016(7):75-78.
[11]天心.寓意祥瑞 造型神美:清代“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J].东方收藏,2015(10):66-71.
[12]吕成龙.登峰造极的彩瓷: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上)[J].收藏界,2013(1):36-41.
[13]吕成龙.登峰造极的彩瓷: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中)[J].收藏界,2013(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