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ING主营:论文代发、论文查重、专著出书,since 2008.
学术期刊 期刊论文 期刊常识 我要投稿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办好报纸副刊——以西安晚报《悦读周刊》为例

【作    者】 高亚平
【出    处】 《新闻文化建设》2020年第01期
【标    签】 新媒体  报纸 
【来    源】 期刊论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提    示】 本站为《新闻文化建设》杂志社正规代理组稿员,诚信可靠;如果您也想把论文投稿《新闻文化建设》,请联系我们!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办好报纸副刊——以西安晚报《悦读周刊》为例

高亚平

摘要: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报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报纸诞生那一天起,就紧紧地和报纸联系在一起,成为报纸一个有机的肌体,须臾不可分开。且不说它活跃了版面,单从提高读者的文化品位,抓住读者,留住读者来讲,就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有人说,对一张报纸来讲,新闻是攻城略地,副刊则是守城守地,留住读者,二者各有作用,且作用不同,此言不虚。一张成熟的报纸,一张成功的报纸,除了它的新闻做得好外,报纸副刊肯定也做得很好。即以民国年间大名鼎鼎的申报而言,它的上面就有著名的文学副刊《自由谈》,晨报则有《副镌》副刊。而当代知名报纸中,人民日报有《大地》副刊,新民晚报有《夜光杯》副刊,羊城晚报有《花地》副刊,文汇报有《笔会》副刊,都是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报纸副刊,对提高报纸的美誉度、知名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由于受到网络的冲击,纸媒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生存,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报纸纷纷压缩版面。而很多报纸压缩版面的首选,就是报纸的副刊。有的报纸甚至取消了副刊。一些人认为,副刊是报纸的点缀,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有人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副刊已经无用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让我们以西安晚报创办的副刊《悦读周刊》为例,对此课题进行一下研究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副刊;作用

一、西安晚报缘何要创办《悦读周刊》

西安晚报创刊于1953年,至今已有66年的历史。晚报从创刊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很重视自己的文化品位,重视报纸的副刊。几代晚报人都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文学情怀,他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在副刊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当然,通过数十年的耕耘,成果也是显著的,它不仅为西安地区,乃至全陕西省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成为作家的摇篮,而且自身也形成了很多好的副刊品牌,诸如《终南》、《曲江》等,这些品牌深入人心,为提高晚报的文化品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西安晚报的文化副刊仍在一如既往地朝前发展着,并坚持着自己纯正的副刊品位,“副刊的品位在作品,而作品的品位在纯粹。作品愈纯粹,品位愈高雅,报纸就愈有味道——文化与艺术的味道。”[1]多年来,西安晚报一直秉承这一原则去做,他们不仅给足副刊的版面,而且坚持从严选稿,从精选稿,力争使副刊纯正大气,品位高雅。2016年之前,西安晚报每周共有9个版文化副刊,它们分别是《终南》《闲情》《读书》《荷尖》《专栏》,以及每周日4个版的文化周刊,包括《收藏天下》《文化纵横》《西安地理》《水墨中国》。但晚报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愈来愈同源化、同质化、滞后化,无论是时政新闻,还是社会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文化新闻,都存在这一问题。只有副刊,属于原创作品,具有唯一性。基于此,晚报决策者提出了文化立报的理念,并决定加大报纸副刊的版面。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调研、论证,最终敲定在原有副刊版面不减的情况下,在每周六再增加4个版的《悦读周刊》。

《悦读周刊》是西安晚报于2016年9月初推出的文学副刊类专刊,每周六出刊,分为四个版块,即《世说》、《文心》、《诗简》、《锐评》。《世说》刊发短篇小说,注重故事性,反映现实社会,摹写世相。现代文学史上,许多经典短篇小说都是首发于报纸副刊上的,如张恨水的《春明外史》1924年即刊登在世界晚报上,连载长达5年,《春明外史》面世的第一天,便受到了北平和天津两地读者的热烈欢迎,读者为了抢阅报纸,纷纷在世界晚报的报馆门口排队,为的就是能够看到小说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世说》重拾了这一传统。《文心》刊发散文,特色是打破报纸副刊千字文的惯例,用整版刊发长文,给一些篇幅较长、内容更丰富的散文作品提供了在报纸上与读者见面的平台。内容或关乎文化,或关乎山川风物,是更为厚重、大气的散文。《诗简》刊发诗歌作品,为诗歌这种最古老、最年轻、最直击心灵的文学体裁提供展示的空间和平台,为诗人和爱诗人建立沟通的桥梁,用每周一次的常规版面整版刊发诗歌,开国内报纸副刊先河。《锐评》和《读书》同属理论类版面,《锐评》版就某种热门或冷门的文化现象进行评论,严肃与活泼同在,先锋与传统并存,观点鲜明,有深度,有厚度,有锐度。每月出刊一次,《读书》版刊发书讯和书评,并每月一次举办与读者互动的公益读书沙龙“长安悦读”,每月出刊三次。

我们筹办此刊,是想给读者提供一些有个性、有见地、有新意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使读者在这个繁忙、喧嚣的时代,匆忙的脚步能稍微慢一些,疲累的心灵能得到一点休憩、慰藉,能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悦读周刊》推出后,受到了读者和文学界的热烈欢迎,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互联网昌盛的当下,在消费文化碎片阅读的当下,《悦读周刊》的推出,表现出西安晚报的魄力以及对当下文化发展的洞察力。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人们在经历消费文化的洗礼之后,文学阅读将成为人们保持内心平衡的重要力量。

二、《悦读周刊》创办三年来所取得的效果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现代人更习惯于在手机上阅读,但手机阅读、电脑阅读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苦恼,这就是阅读的不能深入性和碎片化现象。诚如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卡尔所言:“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2]也就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才感到在新媒体语境下,报纸副刊大有可为,西安晚报才决定开办《悦读周刊》。《悦读周刊》自2016年9月初创办以来,至今已有三年多,共出刊近200期,发表短篇小说200多篇,散文400余篇,组诗500余组,评论、读书文章400余篇。其中,《世说》版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均为整版刊发,每篇配插图,约发文字8000字。在选稿过程中,我们既刊发全国一线的名家作品,也重视文学新人的作品。名家作品我们先后刊发过阿成、董立勃、张浩文、熊正良、红孩、吴克敬、冯积岐、李康美、王海等人的作品,也刊登过许多已在文坛上有一定影响,或者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作家的作品,如第广龙、黄海、周瑄璞、贝西西、梁新会、李喜林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均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如2017年7月22日刊出的第广龙的短篇小说《先进》,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年轻人王轻,刚进入石油企业,受当时风气的影响,学先进,见行动,但因学而不得法,闹出了许多笑话、尴尬,以及陷入悲凉的故事。此小说甫一发表,即被《小说月报》转载。

而《文心》版上刊登的散文,我们也是一改过去报纸副刊只刊登千字文的习惯,尽量选刊厚重、大气,且有一定长度的散文,以增加报纸散文的厚度、深度、广度。和《世说》版一样,我们也是经常整版推出重点作家的新作,以引领读者进行深阅读。《文心》版运行一年来,全国先后有多位名家给我们写稿,本省的有贾平凹、朱鸿、冯积岐、吴克敬、和谷、李汉荣、陈长吟、张艳茜等,外埠的则有周涛、周明、王开林、王祥夫、高凯、刘亮程、苏北、张浩文、杨文丰、红孩等,还有一些海外华人作家也给我们寄来稿件,这些作家的作品,或述史,或写当下,内容丰赡,语言优美,质量上乘,深得读者的喜爱。文章刊出后,很多被不同的选刊转载。如2017年5月6日刊登的冯积岐的《代课老师》,被7期《散文选刊》转载;同年6月26日刊登的广东作家杨文丰的散文《肥皂》,也被2017年7期《散文海外版》转载。还有一些散文,被许多网络转载。这些文章的被陆续转载,使西安晚报《悦读周刊》的知名度逐渐从西安走向全国,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悦读周刊》中《诗简》版和《锐评》版上刊登的诗文,也是以质量取胜。我们在编辑这两个版块的时候,一直本着重视名家,但更重视作品质量的原则,坚持以质量取稿,且卓有成效。名家高质量的诗作如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叶舟的《边塞断章》,和谷纪念陈忠实先生的长诗《一只白鹿在原野上游弋》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好诗。而非大名家的诗人,如刘亚丽、李小洛、第广龙、黄海、左右、李东等人的作品,诗作更具先锋性,现代性,让人也是一读难忘。评论方面,则好文章更多,如谢有顺的《地方物质感官自我时代小说写作的五个关键词》,邢小利的《<白鹿原>的创作过程》、穆涛《中国文化生态的汉代修复》等,均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

总之,从我们创办《悦读周刊》的效果来看,可以说是成效显著。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为西安晚报紧紧地团结住了一批读者,也使晚报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现在,《悦读周刊》已越来越受到读者和作家们的青睐,不仅读者广泛,而且作家投稿也异常踊跃,其影响力已超出古城西安,远及全国,甚至海外,成为晚报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三、新媒体语境下,报纸更应该重视副刊

从西安晚报创办《悦读周刊》三年来的实践看,在新时期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不但不能削减副刊,而且应该加强副刊,更加重视副刊,如此,报纸或可逆袭,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从而更好地发展下去。以我的观察,原因有三:其一,新媒体时代,各种资讯传播更加快捷,人人都是媒体人,人人都是新闻的制造者和发布者。在此种情况下,新闻的同源化、同质化、碎片化现象,势必会愈来愈严重。而报纸副刊上所刊载的文章,则无此之虞,因为它们都具有原创性、唯一性的特质。这正好满足了读者求新求异的需求,弥补了报纸新闻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正如深圳商报郭海鸿所言:“在新闻资讯越来越同质化的大形势面前,假如纸媒还有一副自己的牌的话,那一定是副刊,尤其是文学副刊。唯有副刊,才具有独家性,才有最大限度的个性可言。”[3]其二,新媒体时代,资讯传播速度加快,而报纸新闻的传播速度,则远远滞后于新媒体。报纸副刊文章因不属于新闻,不追求快捷,则不受此影响。其三,在工作生活节奏变快的当下,人们厌倦了碎片化的阅读,希望能读一些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以使自己的精神更加放松,心灵得到慰藉,报纸副刊刚好符合了人们的这一精神需求,充当了舒缓心灵,安妥灵魂的润滑剂。基于这三方面的原因,我以为,在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会更加大有作为,它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会越来越被重视。目下,各家报纸纷纷推出副刊专刊、特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和说明。

参考文献:

[1]引文来自吕国英《试论提升副刊品位的八条路径》,2016年3期(上)《新闻战线》

[2]引文来自美国尼古拉斯·卡尔著《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序言二《挡不住的“浅薄”》(段永朝),中信出版社,21015年11月2版,刘纯毅译

[3]引文来自郭海鸿《副刊仍是传统媒体的一副独家好牌》,2017年4期(上)《新闻战线》

作者简介:高亚平,现为《西安晚报》文化部主任,中国作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84年开始创作,作品见于国内60余家报刊,著有长篇小说《南山》和《长安物语》《草木之间》《岁月深处》等7部散文集,另编著有长篇通讯集《典型报道》。曾获中国报人散文奖、汪曾祺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丝路散文奖等。新闻作品曾先后多次获陕西省新闻一等奖、西安市新闻一等奖。
 
本站承诺
期刊ING做为负责任的论文代发服务提供商,会一如既往地诚信经营,任何情况都如实相告,绝不会为了成交而故意隐瞒、歪曲事实,“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涉及道德底线的原则问题,我们会永远坚持下去!!!

1、刊登您学术论文的期刊,一定是正刊,拒绝假刊、增刊、克隆刊、会议论文集,否则全额退款。

2、论文发表之后,一定能够在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数据库检索到您的论文,否则全额退款。(说明:您论文具体收录在哪些数据库,以所选期刊为准)

3、保证客户隐私,不倒卖客户信息,始终如一的服务态度,坚持售后到底。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