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播与国际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杨海
摘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其他国家进一步地了解中国,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中国,将我国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更好展现出来。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一定存在着不同与分歧,会影响到我国的和谐发展,因此要求我们承担起维护中华文化的重担。为了防止不良的外来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我们立足当今现实情况下,构建文化安全,加强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构筑文化交流机制,提升竞争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软实力;路径
经济全球化推动着生产力向前发展,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互相渗透,使得世界多极化。因此对外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要避免一切外来的不利影响,增强文化安全意识,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一、建全对外文化交易体制着眼于现今形势,文化交流的主路子就是进行文化贸易。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实力较弱,这是我国文化话语权不强、文化贸易逆差大、文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因此,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对贸易伙伴了解透彻,知己知彼,构建适合双方的文化交流体制。我们的文化不能一味地输出,要推行到交流、合营、协作的新层次,让不同的文化相互联络、共赢。进行多元化发展,坚持推行文化交流,也要开发以交易为主线的运营方式,让国有文化企业带头,带动私有文化企业参与进来,造就一批适合现今形势的对外文化企业。通过贸易基地和自贸区的文化平台,构建新的文化交流机制,推进独特民族文化,例如,新疆、青海、贵州这些省加强对外交流,将浓郁的民族风推行出去,同时依靠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突出的文化产业优势,将构思新颖的产品与服务推行出去。要积极寻找适合国际惯例的运营方式,遵循市场运作规律,构建出口平台,拓展国际文化市场。做好后勤保障,大力扶持重点企业、项目,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提升产品质量,加强竞争力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想要它具有生命力、拼搏力,创意就是它的主宰。通过创意的思维使得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造能力有所提升,才能增强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柳斌杰(原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说道:“现今,我国的文化产品从数量上看有很多,但是精品很少,原创的产品也不多。文艺作品呢,90%以上都是仿制品,立意新颖的更少。”比如说,每年都能出产4300多部文艺作品,因为立意不新颖,重复性强,无法吸引人们去阅读、去欣赏,导致大部分人被外国大片吸引,就是由于外国大片的创意和传播能力。因此,必须确立文化创新机制,带动大家的创造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想要创造出能与外国大片相抗衡的文化产品,必须将科技融合进来。科技创新在文化发展中起到引擎作用,达芬奇曾经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也就告诉了我们,文化与科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新的消费形式也是文化创新的另一种体现,通过符合全局性的重大项目,加强科技创新的技能,能够更强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扩充对外文化的交流,加大中华文化出路加强对外文化的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平台上的影响力,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全社会利用有利因素,开展各种各样、多种模式的对外文化交流。首先,政府部门要起到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和支持文化对外交流的进程,积极推动帮助传播。“韩流”对全世界的冲击,一定离不开韩国政府的支持与重视。想要中国文化具有足够大的国际影响力,就要承揽更多的大型的国际性项目,持之以恒地开展对外友好的文化交流,比如梅花奖艺术团“澳洲行”、2009在中国举办的“世界魔术大会”、在日内瓦万国宫举办的“艺术之旅”专场文艺晚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在海外建设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让它们成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行军,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调整管理体制,推动文化交流向前发展。其次,让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主体。想要增强文化交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想要更广泛、更进一步地增进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必须重视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主导作用,将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和民间交流进一步地融合在一起。最近这几年孔子学院在海外,其发展得并不是很好。西方国家曾有人提出疑问,怀疑中国要通过孔子学院作为渗透意识形态的工具,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学术自由,这一点需要重视和深入了解。因此,从文化交流出发,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传播与交流会更直白,更具有穿透力。再次,发动海外的留学生、华人社团、新闻媒体等推进中国文化的广泛交流。目前在海外的中国人大约有7000万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他们在海外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将中国的文化融入到他们身边的一切事物中,凭借他们的力量,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大舞台上展现出其自身无穷的魅力,从而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四、加快对外传播平台建设,彰显新闻媒体的说服力和话语权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其文化传播的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话语权最外在的表象之一。具有最大的国际传播平台也不能说明其传播能力就强,我国媒体平常在国际平台上发出的声音很小,这与我们在国际上对外宣传的力度小有很大的关系,最主要的是传播的信息没有强大的吸引力。例如,在国外我们建立了500多家孔子学院,可是这个学院主要教的是对字词方面知识,重语言现象明显,没能完美地推行文化传播,未能很好地完成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再就是海外杂志、媒体、电台,还有其他的传播平台做出的宣传,大都是重视数量不重视传播信息的质量,或者偏向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反而将我国现今具有特色的发展路线、理念推广得少之又少;还有的脱离了当地人的实际情况,一味地采用“高、大、上”的风格形式夸大事实,未曾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情况如实地传播,导致海外民众对中国的误解。原本我们的宣传语言应该是刚柔并济的,而实际体现出的是刚性突出,柔性不足。也就是说在建设国际传播平台时,应大小适中,不能一味地求大,加大对内容资源的创新与精细,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传播方式。报道国际新闻时,要从传播对象的角度去看待特定的问题。比如,针对于日本的新闻报道,不管是历史还是政治,都应该避免偏见,从事实出发,进行客观公正的叙述。当今社会,人们崇尚“图片为王”的报道形态,需要报道的真实性,要做到有图有真相,才能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提高话语权。总之,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打造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才能更快地推进对外文化传播的进程,才能主导媒体的话语权及影响力。
五、进一步推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我们汉语言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想要提高我们的语言质量,就要大幅度地加强各领域的学术研究,推进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习总书记在一次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提出的新概念。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深入研究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己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引领先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确立文化自信和国民自信。话语体系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全球视野和时代视野,以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为研究导向,立足中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哲学社会科学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这时我们才能以更好的学术基础、语言能力将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更加广泛的推广出去。
六、结语总之,推广对外的文化与交流时,我们必须尊重不同国家的不同风俗文化,在各种文化相互尊重理解的前提下,舍短取长,互相借鉴。提升话语体系,坚实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误解和误判,创新对外的文化交流方式,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
参考文献:[1]谭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影视对外传播及其翻译为例[J].华中传播研究,2018(01):113-136.
[2]PRAMESINIKHAMTAB.文化软实力思想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徐望.国际软实力博弈形势与我国对外文化战略布局建议[J].理论研究,2017(04):68-76.
[4]李雅,夏添.“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亚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机遇与挑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6):31-36.
[5]王月.移动传播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研究[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02):165-172.
[6]曹明伦.关于对外文化传播与对外翻译的思考——兼论“自扬其声”需要“借帆出海”[J].外语研究,2019,36(05):77-84.
[7]吴喜.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06):128-133.
[8]姚力之.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0-22(008).
[9]单欣怡.全球化视野下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9):117-120.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8JZD03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海,男,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与文化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