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油藏调整提升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研究
康 倩
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
【摘 要】随着对石油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石油资源的不断缩减,东辛采油厂产量逐年下降,亟需寻找新的产量接替点。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实现产量稳定是采油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依托精细油藏开发技术,建立有效驱替,均衡注采流线,提高储量动用。同时利用四化大数据“多、快、准”的特点,实时跟踪动态调整。通过矿场试验证明,该模式对指导低渗透油藏均衡开发,效益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低渗透;四化大数据;流线调整;动态跟踪
一、问题的提出 广利油田莱113断块地面位于东营市东营区莱州湾,构造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广利断裂鼻状构造带南部,断块内构造较为平缓,内部含有多个含油砂体。区块含油面积4.76km2,地质储量285.35×104t,油藏埋深2700m~2780m,平均孔隙度21%,平均渗透率48×103um2,为中低渗、构造-岩性油藏。目前全区叠合井网完善,但受沉积、物性差异影响,水驱动用不均衡,无法建立有效驱替,表现“注不进,采不出”的开发现状。且低渗油藏受低液低能影响,油水井间动态开发指标变化不明显,给油藏动态分析调整带来一定的难度。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依托精细油藏开发技术,建立有效驱替,均衡注采流线,提高储量动用。同时利用四化大数据“多、快、准”的特点,打破常规传统数据体少、动态分析节奏慢、动态变化发现滞后的瓶颈,实时跟踪落实到单井单层,提升低渗透油藏管理水平。
二、优化内容 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通过重分析,勤调整,优化产液结构,细调水,精调参,保持合理产能等多方位措施,确保断块开发效果。
(一)建立有效驱替,实现均衡水驱
1、总结断块生产特点,正确认识开发特征。以沉积相为指导、以地质认识为基础,结合井网的完善程度以及油水井的生产状况,对全区注采流线进行梳理,主力流线18条,弱流线39条,呈现注采不均衡的开发特征。
2、抓住断块主要矛盾,精准定位治理方向。受沉积、物性差异影响,区块整体水驱动用不均衡。局部井区井网不完善,油井弹性开发,未建立驱替关系。井网完善区受水驱动用程度的影响,注采不协调,驱替不均衡。根据井网完善程度以及水驱动用状况评价,将全区划分为无波及区、弱波及区以及强波及区。针对水驱无波及、储量失控区,通过补孔完善,建立流线,确保储量全面控制;针对井网完善但水驱不均
衡区,通过水井降压增注、纵向细分,油井复合解堵、小泵深抽等手段均衡流线,充分挖掘油藏潜力。
补孔完善,建立流线,确保储量全面控制
由于开发历程短,初期论证储层为砂体孤立展布。但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利用开发中存在的对应关系不断修正地质认识,逐步揭示了砂体的客观存在形态和接触关系,使砂体的空间展布更为清楚。通过补孔措施进一步完善注采关系,新建注采流线,确保储量得到控制,对剩余油进行有效挖潜。
降压增注、解堵深抽,油水联动强化弱流线
低渗透油藏受储层物性差、储层敏感性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油水井在炮眼附近产生结垢沉淀而堵塞地层,影响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降压增注以及复合酸化解堵技术,解除储层进井地带污染,增加地层的有效渗流能力,增加水井注水能力,恢复油井产能,实现低渗透油藏的稳产与增产。
纵向细分,提高动用,减缓干扰强化弱流线
受纵向非均质性影响,层与层之间难以达到均衡驱替,导致储量动用差异大。为了减轻不同性质油层之间的层间干扰,提高各类油层的动用程度,发挥所有油层的潜力,开展了多级细分工作,确保每个层注上水,注有效水,均衡流线。
(4)配产配注,抑强扶弱,均衡流线控水稳油。断块油藏特征决定了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流动更具有明显方向性,水驱波及不均衡,剩余油分布形态多样化。从注采平衡的原则出发,优化油井产液量和水井注水量,调整地下注采流场,促进均衡水驱,进一步扩大水驱波。
(5)优化间开,降本增效,提高储量有效动用。针对砂体边部,注采两难井区或无井网弹性开发,供液差,泵效低的油井,实施间歇采油。在线功图连续采集,液面连续跟踪,达到间开不减油,避峰填谷,减少电费,减少管杆磨损,延长检泵周期的目的。
(二)动态跟踪调整,保证长效稳定。充分利用四化大数据“多、快、准”的特点,打破常规传统数据体少、动态分析节奏慢、动态变化发现滞后的瓶颈,实时跟踪落实到单井单层,提升低渗透油藏管理水平。
(1)油水联动强基础,参数变化提产能。利用四化数据“多”的特点,及时反映油水井的生产状况,匹配微配产配注技术手段,分析实时数据变化,打破周期注水、间歇注水及注采耦合固定时间概念,实现“增油效果最好、供排关系最协调、能源消耗最优”的目标。借助实时功图面积变化情况,更精准、更及时的调整油井参数以及水井注水量,借助信息化手段,最大化利用地层能量。
(2)超前预警研判,促进分析深入。根据实时录取的数据,设置预警阈值,实现了事前预警、趋势分析、统筹管理。通过分析生产曲线和历史资料,实现过程跟踪、精确分析,为制定措施提供了依据。例如GLL112X1B井8月11日功图报警,综合分析判断可能套管气大压液面导致供液差,及时连接管线放套管气,1小时后,该井恢复正常生产,日油恢复,减少了产量损失。
三、优化效果 通过精细化油藏调整,构建新流线16条,强化弱流线12条,弱化强流线9条,有效建立驱替压差,提高水驱波及。利用“四化”大数据,实施跟踪,动态调整,保证措施长效稳定。新区建产以来递减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整体开发态势向好发展,区块日油水平由41吨上升至52吨,含水保持稳定,吨油运行成本下降86元/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道品.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决策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80-211.
[2]马朋举.以四化建设为契机,提高油田生产管理水平[J].中国科技博览,2013(36):487-487.
[3]史成恩,朱圣举等.长庆特低渗透油田注采调控技术[R].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