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作者”——探赜赫施的阐释学理论
关于文学意义的阐释,作者的重要性值得重新审视。赫施在对主观主义阐释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从客观主义立场出发,通过区辨含义与意义的所指、厘清解释与批评的对象以及对“范型”概念的创新性界定,认定文本含义是由作者决定的。如果作者在阐释活动中缺席,意义阐释的正确与否将无从谈起。赫施对作者之于阐释活动的客观有效性的强调,对当今阐释学的发展有着启迪意义。
|
李霞 |
《宠儿》中女主人公塞丝的心理创伤解读
美国著名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长篇小说《宠儿》中,书写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多重压迫下,美国黑人女性所遭受的严重的心理创伤。本文以朱迪思·赫尔曼的创伤理论为基础,透过女主人公塞丝的视角,解读美国黑人女性心理创伤的成因以及表现症状。借由女主人公塞丝的种种尝试,作者试图为美国黑人女性心理创伤的复原指出一条弥合之路。
|
刘雅敏、赵祥凤 |
《狂人日记》与《河童》疯癫叙事的比较研究
鲁迅的《狂人日记》和芥川龙之介的《河童》都塑造了患有精神疾病的“狂人”形象,但目前学界鲜少从疯癫叙事的视角来探究二者的异同。研究发现,二者的同质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以疯癫叙事建构“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复调话语体系;通过细致刻画狂人的病症,形塑狂人的艺术形象,进而搭建架空的叙事空间;借助疯癫叙事隐晦地批判社会现实。它们的异质性则表现在《狂人日记》侧重批判封建礼教文化,而《河童》侧重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
王梦如、胡云川 |
存在主义下《莫斯科的小提琴》的主人公形象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此时的人类世界充斥着科技、权利、金钱、欲望和文明进步的气氛,并且人们产生了“无处落脚感”,为了寻求答案,存在主义便应运而生了。普拉东诺夫作品《莫斯科的小提琴》中的萨尔托利乌斯在音乐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找寻着自己生命的本真。本文主要是从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视角去探究萨尔托利乌斯的人物形象,跟随主人公探究该文学作品中人的存在意义和人的力量。通过萨尔托利乌斯的人物形象及其心爱的小提琴,探究存在主义所发挥的作用,并通过其存在状态挖掘背后隐藏的生存意义。
|
吕佳懿 |
当代小说中的口语表现与语言教育研究
本研究探讨当代小说中口语表现及其在语言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口语表现的功能和特点,研究发现它在小说中展示人物性格、情感传递和反映社会现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口语表现与语言教育紧密相关,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材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研究还探讨了口语教学策略在当代小说教学中的应用及创新方法,强调其文化和教育价值,并展望了口语表现与语言教育研究的前景。
|
闫凌 |
三教改革视域下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策略
“三教”(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自2019年国务院提出后,受到了越来越多职业院校的重视。基于当前职业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本文在“三教”改革视域下针对幼儿文学课程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挖掘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从社会需求出发,深入行企业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学做”合一,完善教材体系;多元化培养学生幼儿文学素养,为落实幼儿文学课程的“三教”改革任务提供参考。
|
罗姝婕、罗丽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