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利梅
摘要:高校党建与
大学生就业工作相融合的重要性在于引领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促进高校
教育目标的实现。然而,在融合中尚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健全、实践活动不丰富及队伍建设需加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设计、丰富实践活动和加强队伍建设等融合策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党建;就业工作;融合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党建工作在促进学生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高校党建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探索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融合路径,对于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融合的重要性
(一)引领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往往面临诸多困惑和迷茫。高校基层党建通过深入的理论教育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将党建工作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就业市场和个人能力,避免盲目追求热门行业或高薪职位的短视行为。这种引领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二)促进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认可、专业扎实、品质卓越的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紧密结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基层党建,高校可以筑牢学生的思想道德根基,为他们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而就业工作的有效推进,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前途和社会适应力。当这两者相互融合、协同作用,便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有助于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期盼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高校通过深化党建工作,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减少因就业问题而产生的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同时,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还能为高校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信任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奠定基础。
二、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高校在推进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思想认识不到位的突出问题。部分高校领导及
教师对于这两者融合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仍受传统观念束缚,习惯性地将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工作割裂开来,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既限制了工作的视野和思路,也阻碍了党建与就业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此外,学生对于党建工作的认知也较为有限。在不少学生眼中,党建工作往往被简化为完成一些表面的政治任务,缺乏对其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探索。这种浅尝辄止的态度,使学生对于党建工作的参与热情不高,难以形成深入了解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制度机制不健全在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融合过程中,制度机制的不健全成为有效融合的一大障碍。具体来说,高校在推进两者融合时,缺乏一套系统化的制度体系来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清晰的融合规划和实施方案,工作也无法有序、连贯地推进。同时,部门间职责划分也不明确,容易出现工作重复或责任推诿的现象。此外,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高校难以对融合工作的成效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改进。
(三)实践活动待丰富当前,部分高校在推进党建与就业工作融合时,实践活动的丰富度明显不足,这已成为制约两者深度融合的一大瓶颈。这些高校的实践活动往往局限于传统的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内容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这样的活动设计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由于实践活动的匮乏,学生无法从实际操作中深入领会党建与就业的内在联系,也失去了在实践中锤炼自身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机会,影响了党建与就业工作的融合效果,限制了学生在实践中的成长与发展
[2]。
(四)队伍建设需加强一些高校在配备相关工作人员时,忽视了对他们在党建和就业指导两方面专业能力的综合考量,导致队伍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短缺致使高校在融合工作中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部分高校在队伍培训方面的投入也不足,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计划,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和提升。同时,由于缺乏合理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工作人员在推动融合工作时缺乏动力和创新精神。
三、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融合策略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融合目标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刻,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党建与就业工作融合的重要性,明确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通过二者的融合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了提高思想认识,高校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3]。首先,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报、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党建与就业工作融合的重要意义和成功案例,营造浓厚的融合氛围。这样可以让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关乎学生成长成才、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而就业工作也不仅是帮助学生找工作,更是涉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社会责任感培养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其次,组织专题培训。高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或培训班,深入解读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内在联系和融合策略。通过培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建工作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而就业工作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在融合目标方面,高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需求来制定融合策略。具体来说,融合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党建工作的引领和熏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二是通过就业工作的实践和指导,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三是通过党建与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由此,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融合目标,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平台。
(二)完善制度设计,保障融合实施制度设计作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融合的根基和护航者,其完善程度对融合工作的顺畅推进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推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将制度设计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引领和保障作用
[4]。
第一,要从整体上对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制度进行梳理与评估。审视现有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与适应性,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这一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可行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应该明确党建与就业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第二,要注重制度之间的衔接与配合。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内在联系和互补性,避免出现制度空白或重复设置。例如:在党建制度中可以明确提出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思想引导,而在就业工作制度中则可以体现对党建工作成果的运用和反馈机制。这样一来,两项工作可以在制度层面上实现有机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设立共享信息平台等,促进两个部门之间的深入交流和紧密合作。党建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市场动态,为就业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而就业部门则可以向党建部门反馈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职业发展情况,为党建工作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和创新思路,进而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高校育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三,要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再完善的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也只是一纸空文。因此,高校在推动党建与就业工作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落实到位。同时,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执行有力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执行不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此外,保持制度的动态更新与调整。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相关制度也要随之不断更新和调整。高校要定期对融合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新问题、新挑战,在制度层面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确保制度始终与时俱进、保持生命力。
(三)丰富实践活动,提升融合效果实践活动是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融合的重要载体,通过策划并实施一系列多元化、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还能在参与过程中促使学生深化对党建理念的理解和对就业市场的认知,进而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应结合党建工作,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党性修养。可以开展“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其次,高校可以围绕就业工作,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例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会等,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提升求职技能和自我展示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展企业实习、社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将党建与就业工作有机结合。例如:开展“党建+就业”主题沙龙活动,邀请企业党员领导、优秀校友等分享职业经验和党建心得,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指导和帮助。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打造线上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将党建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5]。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融合能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深度融合,其核心在于必须拥有一支既具备高度政治觉悟,又精通就业指导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作队伍。这样的队伍能够准确把握党建引领的方向,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市场动态,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首先,要选拔优秀人才。高校应该通过公开竞聘、定向招聘等方式,选拔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优秀人才。同时,还要注重选拔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和多元化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提升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针对党建和就业工作的特点和需求,高校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实地考察等方式,使队伍成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法规、教育理论和就业市场动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再次,要鼓励和支持队伍成员参加各类学历提升和专业进修课程,不断拓宽知识面和提升专业素养。此外,要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队伍结构。可以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对队伍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通过岗位分析、绩效考核等手段,对队伍成员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目标。最后,要注重培养队伍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此推动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四、结语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两者之间紧密联系且相互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形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教育者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审视和推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开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
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昌邑市委员会党校)
参考文献[1]卢美丽.高校基层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融合的路径探索[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2):165-166.
[2]吴志鹏,李红梅,张敏.高校党建融入大学生就业工作路径研究—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才智,2024(4):137-140.
[3]钟胜.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基于校企合作就业指导[J].中外
企业文化,2023(10):184-186.
[4]王倩玉,刘英慧,解宇宁.新形势下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协同发展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9):236-237.
[5]赵侠.基于五维一体党建+服务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探究[J].北华航天
工业学院学报,2021(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