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ING主营:论文代发、论文查重、专著出书,since 2008.
学术期刊 期刊论文 期刊常识 我要投稿

谈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以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为例

【作    者】 王璐瑀、赵兵
【出    处】 《黄河之声》2023年第01期
【标    签】 音乐研究  美学研究  钢琴音乐 
【来    源】 期刊论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提    示】 本站为《黄河之声》杂志社正规代理组稿员,诚信可靠;如果您也想把论文投稿《黄河之声》,请联系我们!

谈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以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为例

王璐瑀/赵兵

作者简介:王璐瑀(1998-),女,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硕士研究生;赵兵,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明确音乐审美的价值论,再以分析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及音乐本体为例,尝试探究其中所代表的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近代中国;钢琴音乐;《保卫黄河》;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而艰难历程,人民也从封闭的生活环境中被迫面对世界的侵入。社会动荡必然激发出各界思想的争鸣。音乐文化也从古时的“天人合一”思想开始走向现代性,更重要的是寄托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一、音乐审美价值论

音乐是一种传达思想感情、展示生活的有组织的乐音通过在时间上流动所创造出的表现型艺术。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以及主体性和审美性。

审美,即感知事物之美。赏乐,即审美的聆听。音乐美比现实美、自然美更加集中、典型,更能充分满足人的审美需要,音乐审美规范是一代又一代音乐家在欣赏艺术美以及创造艺术美的过程中逐渐总结经验形成的;同时音乐也体现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识。

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构思、成稿、完善三个阶段。作品最展现的是作曲家的审美理想。《黄河大合唱》便是冼星海在听到“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与船夫喊着号子与浪涛抗争的场面”后最直接的情感显现。他将自己在巴黎求学时崇尚的雄伟、壮阔、强劲的“力”,成功移植到了中国的乐坛,完美表现了中华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之美。冼星海还通过各种音乐体裁的创作,力图以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全面、深刻地反映处于20世纪30、40年代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和内心世界。此外,作品还体现着音乐家的审美理想以及利用审美经验创作并传达出的审美态度。最后在作品成型及修订阶段,作曲家还能根据自己过去已有的相关情感积累与深度体验来调整音乐的和声色彩、力度强弱与配器安排,使作品的调性、体裁与题材、结构与层次更加清晰明了、更加动人心魄。

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声来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与其审美性密切相关。通过有组织的音列、强弱变化力度,快慢不同的节奏等等,来表现人各种细腻的内心活动。其中节奏作为旋律的骨干,在音乐作品中不仅能增强表现力,还能强化作品的抒情性:沉重缓慢的节奏往往表现悲伤忧郁,而急促轻快的作品常常展现欢快热烈的情绪。这种具有一定强度的情感韵律,能够使欣赏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营造出特殊的审美心理效果。所以,节奏是音乐家内在情绪的外化显现,欣赏者则通过对音乐节奏的审美欣赏来把握音乐艺术的灵魂。就力度而言,音乐上强、弱、渐强、渐弱,这些互相对立的趋势影响着人们的听觉感官。并且帮助我们来表达愉悦、崇敬、伟大、抑郁、害怕、悲伤等情感。没有这些力度的变化,音乐将缺失鲜活的生命力和戏剧性的表现力,将会变得无聊而乏味。此外,旋律向上爬升和下降也会给听众带来或兴奋与紧张,或舒缓与平静的听觉感受。而速度的快慢也决定了气氛的热烈、欢快还是抒情、忧伤。

正如黑格尔的观点:音乐本身无情感,它直接针对的是人的内心。这与三国时期的音乐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所著的《声无哀乐论》中的观点不谋而合。由此引出了音乐审美中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音乐的欣赏者。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加以自己的个人审美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听懂”与否并不是欣赏音乐最主要的目的,是否产生“共鸣”才是音乐最根本的价值。

当一部音乐作品形成后,除了使创作者、接受者感到身心愉悦之外,音乐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更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例如在儒家观点中,音乐最重要的存在价值即具有“教化功能”,能引人向善、辅助君主治国安邦。再比如,在社会动乱的年代,无论中西方,音乐都曾充当过“武器”,但实际上这仍然属于教育功能,它用隐晦的语言直接地表达地表达着人类的情感,或愤慨,或悲戚,或激昂,或释然,包裹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成为刻在人们心里的时代强音。

二、创作背景及作品本体分析

《保卫黄河》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四乐章,是由同名的合唱歌曲改编而成。《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于1939年横空出世。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首采用齐唱、轮唱方式的歌曲成为在抗日军民间广为传播的红色歌曲,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性。时隔三十年又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著名的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殷承宗、储望华、石叔诚等六人将这首救亡的歌曲拾起,改编为一部地位堪比西方古典交响乐的中国钢琴协奏曲,再次鼓舞激励着人们的内心!它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表现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斗争精神,歌颂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入了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较有影响力的一首中国协奏曲。乐队编制:短笛、竹笛、长笛(二支)、双簧管、单簧管(B调)(二支)、大管(二支)2、圆号(F调)(三支)、小号('B调)(二支)、长号、定音鼓(四架)、三角铁、琵琶、竖琴、第一小提琴(十把)、第二小提琴(八把)、中提琴(六把)、大提琴(六把)、低音提琴(三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西方交响乐队配置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竹笛、琵琶,这首作品一下子贴近了民众的内心,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这部作品是结构采用变奏曲式写成的进行曲。由鼓乐、铜管乐奏出庄严的、号角般的、富有战斗性的引子,象征着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的战斗号召。借用了《东方红》的主题动机,弦乐铺底象征着众人激动不已的内心;接着引出钢琴一串强有力的以和弦为主的上行旋律,又以两句音阶式的跑动,将旋律推向高潮,通过钢琴急速地奏出八度“华彩”,表现全国人民听到号召紧急行动起来;随后,由弦乐队引出钢琴主奏的《保卫黄河》的主题旋律,铿锵有力地奏出号子般的乐句,表现抗日军民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

接着,由此变奏五次,“保卫黄河”的主调突然转轻,先是钢琴主奏出简单的单音配以简单的伴奏,力度偏弱,然后第二次由乐队轮奏出主旋律,钢琴以舞蹈型节奏织体为伴奏,第三次由钢琴和弦乐队形成便柔情的二声部轮奏,第四次改为敦厚有力的钢琴和铜管乐进行二声部轮奏,此时进入一个全新的插部,此起彼伏,逐渐高涨,像过山车式的上行和下行,增添了音乐的戏剧性,之后进入第五次变奏,音乐形式更加丰富,气势更加恢宏,表现革命武装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硝烟弥漫,战马驰骋,游击健儿机智顽强的英勇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当。乐曲在激烈的发展中,出现钢琴和乐队的竞奏,表现抗日军民同仇敌忾,誓与敌人血战到底。这时,乐曲达到了最高潮,以一连串加变化音的和弦引出以《东方红》写成的尾声,热情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人民取得了战斗的光辉胜利。将感情直接升华至无以言说的高度,接着是钢琴奏出《保卫黄河》的主题,但乐队仍然是以《东方红》的旋律铺底,形成互相衬托和对比。

从调式调性上看,主要采用宫调式,开始为C宫调式,中间随着变奏的进行多次转调,在变奏四的部分,由于旋律连续进行了四次模进,所以调式从D宫接连转入降G宫、降A宫、降B宫,一层层将音乐推进高潮。从转调的手法上看,它遵循传统的转调法则,同时也采用了同主音调式交替的手法来强化和声色彩。从和声的结构及进行上看,这部钢琴协奏曲以西方功能性和声为主,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和声为辅,以三度和弦为主,五声性和弦为辅。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在钢琴协奏的改编中融入了《东方红》和《国际歌》的音乐素材,尾声在坚定有力的步伐中,表现亿万万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指引下,奋勇前进,誓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对中国的反法西斯斗争给予了世界性的肯定,并加深了音乐中所蕴含的特殊情愫,使人闻之动容!

在众多版本中,笔者最喜欢郎朗的版本,虽然殷承宗的原版是最完整的,但郎朗演奏的节奏更加紧而快,再结合当时的时代气息,“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抗日救国势在必得!”这个演奏型是最热血沸腾的。郎朗曾在壶口瀑布边气势磅礴地演奏过《黄河颂》和《保卫黄河》,他在母亲河边静静地坐着,但看似沉静,实则内心波涛汹涌。可能伟大的钢琴家的意义就是,用音乐让一个苍白而孤独的灵魂感受到共鸣和震撼!最后两分钟,在4分33秒《东方红》的主题旋律出来的那一瞬间,顿时就能热泪盈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包围着听众,任何民族的伟大音乐在此刻已经黯然失色,“我是中国人,如果有幸民族能需要我,国家能需要我,我愿意冲上去,为我引以为傲的中华民族冲上前去!”

三、近代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变革过程,变革先发生在经济领域,逐渐涉及政治领域,最后催生了思想方面的变革。中国人先从器物方面向西方学习,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发展军事工业、培养军事及外交人才。再向资产阶级学制度,辛亥革命后学习“民主”“科学”,再到摸索着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钢琴作为纯西方血统的键盘乐器,在中国近代化的路上被推到了浪潮尖上,随着“学堂乐歌”的推广与施行,大量的西式歌曲无疑让有关钢琴的教学形式逐渐走向常态化,标志着中国钢琴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以李叔同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并研究国外先进的钢琴艺术理论,学成之后回国执教、改良国乐,逐渐形成中国钢琴风格。

音乐审美价值决定了音乐的三大功能,分别是: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在近代中国各方面都不稳定都情况下,音乐的存在就起着至关重要都作用。首先,此时音乐已经从劳动与祭祀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存在,无论是改编成的学校歌曲,还是专门创作的群众音乐或艺术歌曲,都让民众能够有机会浸润在正向积极的音乐环境中,长期地接受音乐审美熏陶,为传递“富国强兵”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及音乐基础。所以《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是浓缩了创作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与感受,又直击群众内心深处的靶向作品。这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给全体中国人写的家书,无需多余的言语,便能通晓对方的心意。这是一首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作基础,同时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明快简练,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群众性的特点,同时又是史诗性与交响性兼具的作品。可以说冼星海创造了富于战斗性的、新的民族形式,创造了真正具有民族气派又富于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

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可以说超越了任何一个时期。从音乐本体来看,近代中国的钢琴艺术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和发展。不仅引进了西方的钢琴艺术理论,还创作出很多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并将其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这门纯粹的西方艺术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从音乐的发出者来看,这个时期出现的一大批作曲家、演奏家以及音乐教育家,都为中国钢琴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此外他们还借此表达着自己内心浓烈的爱国之情。从音乐的接收者来看,在这个思想空洞且混乱的时代,能有如此高质量的音乐引领,精神上得到了空前的满足与提升。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看,这个时期将孔子所言的“以乐治国”的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音乐是比语言更能穿透人心、统一思想的存在,革命的成功的功劳簿里,音乐功不可没!

结语

当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成为历史,《黄河大合唱》的激励功能便转变为审美功能,从“救亡歌曲”转变为对当时“乐观主义革命精神”的赞歌。

《黄河大合唱》不仅表现了人民面对残酷的社会局面勇敢抗争的状态,还用“号子”式的唱词统一了人民的精神意识,朝一个方向使力,共同走在光明的道路上。钢琴协奏曲《黄河》与大合唱比起来,虽然缺失了歌词在语言内容上的辅助,但是情感并没有减少一丝一毫。“齐唱”是人民的众志成城、振臂高呼;“轮唱”是人民前仆后继、坚持不懈地抗争!这深深地体现了作曲家精湛的作曲技能及满腔的爱国情怀。诚实地讲,有些国内音乐作品的水准是高于欧洲几个世纪的大师水准的。因为很多欧洲古典作品是脱离现实的,他们的作品表达给听众的感觉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人的感情还是需要经历世事见识沧桑之后才能化为真正有力量的作品。中国近代钢琴音乐便由像这样“有力量”的作品组建而成。音乐作品成为一种精神生产,极大地释放了人们被压抑许久的内心情感,甚至使人的内心得到了洗礼。

正如毛主席说:“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这部作品完美融合了中国音乐和西方古典乐的优点与特色,带有中国音乐特有的韵味与深情!如果是身在国外的游子,听到这样的音乐一定会泪流满面!《东方红》一段堪称全曲的点睛之笔,听得人热血激昂,唤醒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样的“革命乐观精神”不是写在纸上的主义,而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没有精神力量,怎么能写出这样动人心魄的音乐呢?真是伟大的作品!

钢琴音乐成为近代中国接纳西方音乐,传播中国音乐最合适的中介。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适合于各种音乐形式的改编。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代的推动下,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也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近代中国钢琴音乐对于捕捉现实生活美,尤其是声音美有一种敏锐的觉察力。

例如《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它巧妙地将西方复调写作手法与我国民间曲调相结合,描绘出一个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是一首融汇中西、别具一格的中国式田园音画作品。当年,贺绿汀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院求学,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同时还关注着音乐界的动态。当他得知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中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后,便开始夜以继日地创作,《牧童短笛》由此诞生。《牧童短笛》是一首结构简洁明了的乐曲,采用典型的三段曲式,通过清新流畅的旋律线条和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结构,展示了牧童放牧、吹笛、玩耍的情景。

在今天,贸易战开打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有过辉煌的巅峰,也有过国家沦亡的至暗时刻,但是五千年过去了,中华依旧是中华!黄河在咆哮!“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怒吼吧黄河!中华民族觉醒的时候到了,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歌声遍地起,红日照延安。又一次泪流满面。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七十五年前先辈战胜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今天我们又和一个更强大的敌人进行着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而赢得这场战争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天佑中华,人民必胜!

参考文献

[1]施荣华.音乐艺术的审美性[J].云岭歌声,2003,(07).

[2]李敏.论钢琴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性[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03).

[3]蒋黎帆.论音乐艺术的审美性[J].大众文艺(理论),2009,(17).

[4]郭芳.音乐艺术审美性的“重构”与发展[J].人文天下,2016,(05).

[5]修金堂.音乐美学引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07):199-318.

[6]胡琳.关于《黄河大合唱》的审美价值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本站承诺
期刊ING做为负责任的论文代发服务提供商,会一如既往地诚信经营,任何情况都如实相告,绝不会为了成交而故意隐瞒、歪曲事实,“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涉及道德底线的原则问题,我们会永远坚持下去!!!

1、刊登您学术论文的期刊,一定是正刊,拒绝假刊、增刊、克隆刊、会议论文集,否则全额退款。

2、论文发表之后,一定能够在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数据库检索到您的论文,否则全额退款。(说明:您论文具体收录在哪些数据库,以所选期刊为准)

3、保证客户隐私,不倒卖客户信息,始终如一的服务态度,坚持售后到底。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