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志诚《牧童之乐》的艺术性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其特定的音乐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从一定层面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特性,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随着西方作曲技法的流入,我国作曲家把西方古典和声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推向更高、更广的舞台,向全世界绽放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老志诚的《牧童之乐》为中国钢琴民族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用西方乐器勾勒出了一幅极具意境的“中国田园”,凸显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促进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当代中国作曲家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钢琴这件乐器的发展
|
潘亚平 |
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喜歌剧之争”探究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喜歌剧之争”的代表人物,作为启蒙运动的推动者,他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贡献不逊于其哲学、文学成就。卢梭偏爱意大利喜歌剧,提倡“音乐模仿自然”“音乐情感论”,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是情感论美学的先导,并为浪漫主义美学打下了基础。文章将从时代背景、思想观点、喜歌剧之争、意义及影响几个方面阐述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
|
王海州 |
声乐演唱实践机制中对立与统一关系的辩述
声乐演唱实践的科学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文章从对立的与统一的关系层面探讨其内部原理,意在从繁复的声乐演唱理论中梳理出一条科学的路径。文章的第一部分陈述对立统一的原理,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声乐演唱中对立统一的表现进行归纳整理。第三部分就对立统一原理在演唱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阐述,提出演唱实践中的“二分法”。
|
钱思舒 |
试论歌词创作的基本规则和审美要求
歌词属文学同时也属音乐艺术,歌词是文坛艺苑的奇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歌词有着其鲜明的独特性,它源于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抑或自由诗好比是“孪生姐妹”,既有一定的相同基因,又有所区别,也就是说歌词自有其明显的特点,歌词创作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则。此外,歌词的审美价值激发着词作者的创作意念和创新手法。
|
陈则周 |
试论红色经典音乐演进中彰显的特性
大革命与苏区红歌是红色经典音乐演进的起始;新音乐运动是红色经典音乐演进的一个“巅峰”,标志着红色经典音乐的形成;红色经典音乐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在其演进中彰显出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大众性、经典性;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中,红色经典音乐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又彰显出(不忘初心的)传承性。因此,红色经典音乐在其起始直到现当下的演进中彰显出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大众性、经典性、传承性的特性。
|
雍茜 |
谈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以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为例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明确音乐审美的价值论,再以分析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及音乐本体为例,尝试探究其中所代表的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
|
王璐瑀、赵兵 |
小提琴曲《梁祝》的音乐创作与艺术表达分析
小提琴曲《梁祝》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为素材,其不仅采用了民间的音乐元素,还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创作手法,巧妙地将中国民族胡类乐器的技巧融入了西方的乐器中,不但凸显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深厚的爱情,还实现了小提琴民族化音乐的创新创作,创作出了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经典小提琴曲,极大地提升了小提琴曲《梁祝》这部作品的情感内涵和文化魅力。
|
温成皓 |
新编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的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
民歌在各民族民间生活中,作为一种非专业化的歌曲,极具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是民间文学与民间曲调相结合的音乐产物,主要反映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而本文所探讨的《桃花红杏花白》就是一首山西左权民歌,它也是左权开花调的代表性曲目,由作曲家王志信先生改编。改编后的《桃花红杏花白》是一首女高音独唱作品,为更好展现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演唱者不仅需要具有科学的发声方式,也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用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基于此,本文对作品进行了进一步的概述,并结合自己对作品的学习与见解,分别从
|
张雨欣 |
中西美学史中“自律美学观”之对比探析
艺术美学的范畴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理论分支为“自律论”,其从形式主义美学发展而来,音乐家汉斯利克为该理论的集大成者,该理论所提出音乐本体的独立性成了西方音乐史学中的重要美学观点。而中国古代音乐家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一书中倡导的某部分音乐价值观念也恰与自律论相吻合。本文引申“自律美学观”一词,试图结合两种音乐理论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比分析两者在同一美学观念下的理论异同,进而达到对艺术本体形式的更深刻认知。
|
张君如 |
大提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研究
大提琴最早起源于16世纪末期,当时大提琴形制为低音维奥尔琴。17世纪初期,现代大提琴出现在音乐领域,成为重要的演奏乐器。之后大提琴的制作逐渐精良完善,演奏家也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总结出成熟的演奏技法,并取得理想的效果,而这些演奏技法也被更多专业人士推崇,很多由大提琴演奏的经典曲目流传至今。在大提琴演奏中,音准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元素,决定着整体演奏效果,关系着演奏的艺术水准。本文将重点分析大提琴演奏中音准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学习者提供借鉴,强化演奏效果。
|
刘凡甄 |
钢琴伴奏在高职舞蹈专业中的作用与方法研究
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钢琴伴奏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
赵芸萱 |
关于高校钢琴中运用多元化方法的相关研究
随着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高校意识到应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相关弹奏技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整体艺术素养。钢琴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钢琴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文章探讨了将多元化训练策略运用于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
肖晴山 |
流行手风琴音乐在我国的传播及风格阐释
流行手风琴音乐是手风琴与流行文化结合的音乐类型,它的风格因在不同音乐文化背景中发展而产生较大的差异,但在我国传播的近20年里还未有明晰的定义。本文以流行手风琴音乐在我国的传播现象为基础,讨论其在专业与大众领域传播的不同风格特征及其根源。
|
洪梅 |
视唱练耳在作曲技术理论中的重要性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使得我国人民除日常温饱之外,更加关注娱乐,给予作曲带来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当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作曲学习当中。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视唱练耳在作曲技术理论中重要性的方式,提出视唱练耳对于作曲的深刻作用。以便帮助教师制定更为完整的训练计划,以便训练者及学生能够意识到视唱练耳的重要性,通过视唱练耳训练,切实提升自身的作曲能力,为我国带来更多、更为优质的音乐作品。
|
殷佳 |
音乐知识之实践与审美赏析
评《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展开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赏析,需了解《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的基本内容,包括其涉及的基础乐理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具体突破、审美教育的完整性等,其后再展开具体的实践与审美赏析,结合学生的音乐审美现状、发展需求等进行《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教材相关知识的梳理与研究,提取核心要点内容,展开系统化教学,推动学生的整体化进步。
|
林晋西 |
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文化的传播
广义上,“新媒体”是指由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终端媒介技术等构建起来的新型传播业态,属于典型的“新技术产物”。新媒体之“新”主要反映在文化传播领域,它有效消解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与媒介隔阂,同时带动文化生产方式、文化构成要素、文化价值体系等革新。客观上,音乐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形式、内容、渠道、效能等发生剧烈异变。基于此,需要对音乐文化的传播特点进行系统归纳,进一步深入分析音乐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现状,提出有利于音乐文化传播的策略。
|
王强 |
基于音乐鉴赏的审美能力培养对策分析
审美能力是个体感知美的多元表达形式,也是展现自身人文情感追求的重要能力,在现代艺术、文学创作活动中,关于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不在少数。对多元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从情感、节奏、创作背景等角度实施音乐鉴赏活动,可以有效发展个体的审美技能,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审美体系。为研究审美能力发展与音乐鉴赏活动之间的关系,从个体审美能力的发展特点入手,思考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培养个体审美能力的有效路径。
|
王玉 |
音乐美学在音乐艺术形式中的表现方法研究
研究旨在探讨音乐美学在音乐艺术形式中的表现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音乐美学和音乐艺术形式的概念内涵,音乐美学在音乐艺术形式中的表现以及实现路径。研究表明,音乐美学需要整合多种美学形态,协调细化,加强音乐审美和表演,并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实现。为进一步推进音乐美学理论研究和音乐美学在音乐艺术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严妍 |
中国大提琴民族化探究——以王连三作品《盲女》为例
大提琴作为西方乐器,历经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被广泛应用、备受世人瞩目的乐器。它在我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初期,当时已经出现了大提琴的演奏活动。到20世纪初,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涌现出一批大提琴演奏家,也有一些国外的音乐家从事教学活动,大提琴生根发芽逐渐发展到今天。首先,对大提琴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其次,王连三作为中国大提琴民族化的奠基人,为大提琴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他的创作历程进行总结;最后,结合王连三代表作品深刻剖析演奏技巧及作品分析,展现我国大提琴民族化的创作特征。
|
刘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