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
陆彦祖 桂强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
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言文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渗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为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提供帮助。文言文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往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文言文的优势,实现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语文教学 生态文明 渗透
根据生态学的定义,最广义的生态学不仅包括自然生态,还包括社会和精神生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上的成果。根据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与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关注保护环境,而且要提高学生整体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对整个生态系统发展的兴趣。中学文言文教学是十分关键的一环,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通常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树立观念等都有很大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在语文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渗透:教学现状教育教学始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新的问题被发现了就意味着能帮助我们改善过去做的还不够的地方,可以更好地完善未来的教学。
1.生态教育滞后,生态意识不足在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生态文明教育并不发达,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定位不准确。国家曾多次提出并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也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提及了各学科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课程标准对不同的学科应该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做出具体的规定。学校也没有形成一套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的评价方案,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时,对其生态文明素养的评估也几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教师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对生态文明仅仅停留在保护环境,或者虽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有诸多不足,加上日常工作和升学的压力以及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生态文明教育无法展开。另外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比较薄弱。对于现存的生态问题丝毫不了解,或只是简单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识的匮乏,知识面的狭窄,都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阻碍。
2.文本解读单一,教学设计固定目前大部分一线语文教师由于自身原因或多或少缺乏对生态作品的深入解读。教师对文本的解释是十分重要的,文本解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教材编者和文本之间的一场对话。当然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在学生身上。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开展文言文的教学,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又能在更深层的层面上形成生态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的不断融合,人与自我的精神追求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扩大语文课程资源,让文言文重新焕发出新的价值,让语文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除了文本解读存在不足之处,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存在不足。例如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大部分教师选择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翻译,并且能够全文背诵默写,教学难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到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同时也要感受到他对现实的不满。可见,大多数老师对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上并没有与其他文言文相区别,也没有发掘《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更深层的生态因素。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基本与教参或者与网上的参考一致,缺少了从多角度审视文本的新思考,模板化的现象日益严重。比起自己去挖掘,去创造,这种方法无疑是节省时间和精力的,但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也会越来越难联系到生态文明方面。
3.学习目的功利化,缺乏学习兴趣近几年学生的学习目的越发功利化,他们学习的动力都是为了最终能考个好成绩获得一个好分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思想依然深入人心。尽管我国在很久以前就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教育状况依然是一种严重的应试教育。尽管目前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再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分数,但是,不能否认,分数、成绩仍然是衡量和评估学生的一项重要标准。由于学生长期在上述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习的兴趣逐渐低落甚至消失殆尽。
二.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渗透:教学策略学习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文言文,是让学生建立起生态文明意识的一种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研究,并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主题内容和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1.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在新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这一点尤其重要。在如今的生态文明环境下,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先建立起自己的生态意识。要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还要对生态的文学有充分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理解并最后将理解提升到研究提升到理论的层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些感性的知识层次。虽然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不是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但是如果语文教师有生态文明理念有这样的一种意识,自然就会在教学中抓取机会,把握机会,指导学生展开与之有关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发展等的关注。这样做到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于某一现象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综合培养了学生的素养,既是有利于语文学科本身,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语文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就决定了其对文本解读的不同看法。教师们用自身全新的生态文明视角来审视中学语文教材,这时教师打破常规,创新思想,并持续地发掘出了文本所蕴含的新的时代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但是这也不是强调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仅仅围绕以挖掘生态因素为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探索课文文本,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
2.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朗读与诵读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教师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而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朗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让学生去欣赏美景,去感受自然生态美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配乐朗读可以更好地营造出一种意境和境界。通过声音和情感的交融,学生能把语言转化成自己心中的图像。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和指导,朗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朗读中通过语调和语速的变化,不同标点符号表达的感情变化,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张力以及文字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例如《与朱元思书》一文,文章中展现了自富阳至桐庐沿途的景致,作者吴均为我们展现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之美。然而,富春江的山川和河流的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在朗读中山川和河流的读法也应有所差异。第一自然段“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在朗读这一段的时候,这一段的语速应该比较慢,语调也要比较平稳,让人听起来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味道;到第二自然段开始描绘流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此时语气加快,表现流水的急;最后一部分写到山,这里应该语气洪亮有气势,读出山的挺拔。在这种朗读的氛围下,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学生能够更好地体悟山水的美,被这样一类文言文山水游记所打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面临挑战,同样大部分学生也对写作束手无策。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文言文的教学,除了带领学生欣赏文章中的美景之外,这种欣赏也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文,教师们可以利用文本中的美景来布置写作任务和写作活动。从课堂出发,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观察生活,描绘美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布置“我身边的美景”的写作活动。当今社会旅游越来越普遍,大部分学生都有在寒暑假出去游玩的经历,见识过许多优美的风光,开展写作活动让学生记录下自己见过的记忆较深的山水美景,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并发现许多日常被忽视的平凡之美,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写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去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用笔记录下来,身体力行感受自然之美,从而让生态文明意识浸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体悟可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适当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这类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适当举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角色扮演主要指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化身为作者,或者是作者在文本中塑造的角色,此外,还可以将一些自然景物、动植物进行拟人化。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文明。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有一定难度,主要因为文言文短小精悍,对话也不多,角色扮演的剧本是需要学生基于原文来进行一定创作的,所以角色扮演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例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就可以加入角色扮演这一活动。课文主要讲述武陵渔人偶然发现了桃花源,描绘了桃花源内部其乐融融的生活,表达作者追寻的这样一片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站在生态文明的角度去审视这篇文章,人们为何能享受到这样的幸福?要使同学们体会到这样的生态和谐,可以让学生化身为陶渊明用他的视角来看。可以请同学们以陶渊明的身份,再一次走进文章,走进桃花源,谈谈“桃花源”的感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的自然环境之美学生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但是这里面并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自然环境之美,我们需要重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作者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桃花源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很注重保护自己的环境,不去破坏自己的家园,所以才会有如此美丽的景色,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不仅有作者,桃花源中还描绘了许多淳朴的人民,“余人各复延之其家”还可以对这些片段展开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给这些角色添砖加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体会到人们之间的和睦融洽。这种方法能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和谐共处,这是一种生态文明的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辩论活动具有很大的好处,一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够从多个方面去辩证地看待问题,还能够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收集材料的能力;其次,能提高同学们的团体意识,培养同学们的协作精神,增加同学们的友情;最终,也能注意到更多的同学,找到同学们对于各种问题的不同观点,加深对同学们的了解。根据《三峡》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进行一次辩论,通过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来认识今天的三峡,让学生了解三峡工程,并对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进行辩论。在这类语文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对于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能只停在感性的认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普及一些我国在生态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增强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理性认识,让学生意识到破坏生态的严重后果,认识到我国为保护生态所作出的努力,从而更好地增加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初中生的角度,离他们日常生活较近的就是近年限塑令的实施,它是现今社会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的重要举措,限塑令颁布后,许多奶茶店餐饮店就开始使用可降解吸管或者是纸质吸管和部分纸质餐具,在超市购物也能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环保购物袋。另外,还可以通过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做一定的法律宣传,讲到“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时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们联系到关于随意砍伐森林树木的有法律法规规,让他们明白滥伐、盗伐都是属于违法行为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授课过程中有关的法律法规都可以作为课堂的扩充材料补充给学生,在学生在欣赏山川景色的同时,了解社会为保护生态做出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意识到破坏生态需要付出的代价。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对生活中的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参考文献[1]潘岳.生态文明知识读本[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6.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戴秀臻,王文娟.中学语文生态教育功能初探[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8):17.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22:4.
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优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编号:HN-JG-2021-0162);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JGZD2104)。
(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文史与法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