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晴山(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肖晴山,生于1991年,女,上海师范
大学硕士,江西省文化艺术促进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及教学。
随着社会对
艺术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高校意识到应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相关弹奏技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整体艺术素养。钢琴
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钢琴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文章探讨了将多元化训练策略运用于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钢琴教学过程要求
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学生从初始阶段的基本弹奏技巧学习,到能熟练演奏有一定难度的钢琴作品,再到表达深刻的艺术音乐内容、让旁观者感知音乐之美,这一演变需要循序渐进,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弹奏技术、音乐修养等各方面的培养与指导。客观来看,我国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化,学生的自主练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多元化训练在近年来的教学工作中受到推崇,其应用原理是将多种培训、教学方式灵活运用,确保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得到满足,以促进综合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尝试结合自身经验与既有研究,归纳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方向,指出多元化训练策略与高校钢琴教学结合的意义,并尝试提出高校钢琴教学中多元化训练策略的几个体现方面,以期带来一些启发。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趋势(1)提升课堂直观性。相较传统钢琴教学,当前高校钢琴教学对课堂直观性有更高要求。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优势,不仅弥补了传统钢琴教学演示的缺陷,也使学生有了更丰富的渠道了解钢琴理论知识,教学氛围得以优化。基于提升钢琴课堂直观性的考量,高校教师应注意补充多元化、内容丰富的视频素材,认识到课前引导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意识到学生是教学主体,除了课堂教学演示之外,增加师生互动环节,通过互动性讲解引导学生反思课堂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钢琴艺术认知。
(2)优化音乐思维。钢琴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高校钢琴教学不应仅将培养学生弹奏技能作为钢琴课堂的目标,而是要将教学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形成个性化的音乐思维。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对教学方式的优化,在课堂上充分释放钢琴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音符和乐曲的想象力,推动学生钢琴思维的形成,助其养成自带个人特点的演奏风格。目前来看,转变教学地点(从练琴房到音乐厅)、调整教学模式(从单纯的教学演习、逐个锻炼,到鼓励学生对不同曲目进行创新演奏),均是受学生欢迎且具备持续探索可能的高校钢琴教学创新方向。
二、高校钢琴教学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纵观当下高校的钢琴专业课,教学活动仍按照哈农、音阶的授课顺序开展。这一教学模式意在训练学生基本功,提高手指协调性和灵活度,为乐曲地练习和教学打好基础。但教学内容多以指法纠正、力量控制、音色调节等为主,但力量控制和音色的把握多受主观感受影响,仅靠常规的模仿性训练无法确保教学效果满意。近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的钢琴课教学也随之发生变革,在教学效率提升、促进学生协同作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钢琴理论课教学方面仍相对死板。例如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多根据事前备好的PPT“说课”,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探讨积极性方面必然下降,学习效率难以提升。这种不对等的被动式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无益,教师在该教学模式下也易陷入陈旧思维,无法适应当下的音乐教育理念,亟待改进。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片面性问题,教师需端正态度,开阔视野和思路,以多元化视角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模式优化与改进。
(二)学生层面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高校钢琴教学效果的影响亦不可忽视。目前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多持错误的学习态度,认为“考上大学=没有压力”,难以适应高校的强自主性学习模式。考虑到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改革的现状,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无法良好落地,大学生以“期末考及格”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不佳,毕业时的综合实力无法与社会需求匹配。另一点态度偏差体现在对文化课的忽略,其实音乐和文学等学科知识都有较强关联性,足够的文化底蕴支撑,对学生理解钢琴曲所表达的情感大有裨益,但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掉以轻心,专业水平地提升局限性明显。
据观察,钢琴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也缺乏新意,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完成基础学习的主要途径,在课外时间几乎不会主动复习或预习,认为不挂科的“应试式学习”就万事大吉。多数钢琴专业学生虽然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练琴上,看似刻苦,但练习过程多是死抠曲谱练习,对钢琴作品的背景、音乐知识等视而不见、缺乏了解,也未针对作品的结构、声部、乐段设置开展分析,导致钢琴学习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学生难以理解其所学的专业意义,更遑论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很难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同时,高校学生在钢琴课程学习中的“惰性”明显,主动性不强,学生在发现问题后一味想着向教师提问,在得到答案后不去思考背后原因,也甚少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或同学讨论解决。虽说教师为学生答疑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思维依赖,导致自主探索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下降,钢琴课程学习效率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的不合理表现,倒逼教师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加以疏导,改变单一化的学习模式,以多元化思维和策略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多元化训练策略对高校钢琴教学的价值体现多元化训练策略是多元化理念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形式、学习模式以及评价模式等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多元化理念。将多元化训练策略应用于高校钢琴教学中,最直观的作用在于对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仍有一些高校在钢琴教学中落入训练课程设置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的窠臼,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为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和艺术审美的提升服务。多元化训练策略的应用,将直接促进钢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全链路同步着手,创造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利条件。对钢琴教学工作本身而言,多元化训练策略的应用也有利于其教学模式、训练理念的百花齐放。虽说目前很多高校都鼓励钢琴教学创新、教学改革,但在实践效果和理论研究间仍存在断层,一线的教学理念仍难免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多元化训练策略的实施,将倒逼高校钢琴教师积极革新观念、提高自身对先进教学理念的认知,推动教师队伍完成自我艺术素养及教学实力的综合提升,对高校钢琴教学事业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
四、多元化训练策略的具体体现
(一)基础技能的多元化任何高标准的钢琴教学目标,都基于扎实的基本功为重要前提。因此多元化训练策略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首要体现,就应着眼于从多元化角度培养基础能力。在开展多元化训练策略时,教师及学生应改变认知,意识到钢琴教学的基础技能并不止一种,以更开放心态完成教学活动。
1.手指灵活性的训练提高手指灵敏度,是确保高阶钢琴作品顺利完成一项基本且关键因素。教师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手指灵活度训练:第一,按七和弦、三和弦、琶音、音阶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第二,辅以双手协调能力训练,以及颤音、跳音等特殊音节地弹奏练习,确保后续演奏练习与课堂教学中保持良好状态。
2.敲击力度的训练钢琴曲演奏对演奏者的手指力量及耐性有较大挑战,目前仍有一些教师过分重视指法而忽略力量训练,所演奏的钢琴曲太过平淡、音乐魅力无法完整呈现。教师应结合学生综合水平,选择合适的钢琴曲以供学生进行手指力量训练。需要谨慎,教师应意识到手指力度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的练习,无法通过短期内的强化训练达成目标。因此,高校钢琴教师要纠正学生急于求成的错误观念,指导学生通过自我监督、小组监督等方式,完成力度等基本功的练习。
3.弹奏指法的训练指法的训练相对复杂。开展指法训练前,教师需注意先引导学生掌握乐谱基本元素;随后引导学生建立起对乐谱的自我理解,并结合已有地弹奏经验选择合适指法予以弹奏。训练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表现纠正、指导其中的演奏卡顿点。指法的训练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要打破此前的“一指不碰黑键”认知,正确地判断乐谱上未进行标记的指法。一般认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肖邦练习曲》等是开展指法训练的首选曲谱。教师在开展基本功的多元化训练时,还应重视意识层面的培养,确保学生意识到上述三项技能的训练没有前后之分,都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练习,稳扎稳打,才有未来在钢琴及艺术造诣上更进一步的可能。
(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下地教学需求,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得以有效激发,助力学生在学习中收获艺术享受。
1.推进多媒体技术应用新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间接推动了包括钢琴教学在内的整个教学形式改进。高校钢琴教师应深入了解多媒体技术知识,充分借助网络平台的开放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增加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占比,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后学习中的发展,例如构建学习通、虚拟仿真平台,借助慕课等开源教学资源等,打通线上线下、课上课后的钢琴学习壁垒,为学生自学指明方向、提供指导,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整体水平。
2.引入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程教育中较为常用。该教学法强调思维的开放性,以自主练习为主要形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多以点拨指导者的角色出现。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中,学生首先要对这一练习法有初步了解,当在自主练习中发现感兴趣旋律,学生可大胆发挥想象进行加工和即兴演奏。该教学法并不局限于使用对象的单一性,高校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可联合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即兴创作与演奏,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也将逐渐掌握节奏与音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后续演奏水平地提升做铺垫。
3.积极开展集体课传统钢琴课教学以一对一小课为主,具有因材施教、针对性强的优势,但同样受限于上课形式单一、学生间缺乏沟通的弊病。立足多元化教学理念,高校钢琴教师可考虑引入集体课教学模式。为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可考虑根据班级内学生的演奏水平予以分组,对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开展小型集体课,将联奏、齐奏、独奏等多种练习方式融会贯通,协助学生演奏时保持注意力集中,提升了每位学生的演奏水平,也直接加深了学生间的情感和协作能力。
集体课开展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加强与学生沟通,在轻松氛围中了解学生对钢琴教学课程的期待,以此作为比对,不断对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加以优化,达到双向教育,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自主学习模式的多元化高校教学中,学生往往被赋予更多自由度,课堂学习时间有限。高校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科学地、多元化地开展自主学习模式。
1.培养学生的归类总结思维钢琴作品分类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作品清晰区分,潜移默化中加强理解。可从以下几条路线加以训练:(1)教学初期,高校教师应考虑到新生在音乐教育水平、教育内容、个人音乐素养等多方面差异,注重对学生的乐感培养,致力于将学生从音阶、练习曲等基础练习阶段,逐步带进感知曲调魅力的艺术世界。(2)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有选择性地讲解不同时期的音乐流派、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等知识,例如古典主义时期的理性、浪漫主义时期对个人情感表达的追求等。过程中教师还可考虑以民族为维度,穿插带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风格作品,例如西班牙风格、美国风格的布鲁斯等,让学生在技能练习的同时,建立起体系化的、全面宏观的音乐流派艺术认知。当学生对世界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掌握,建立起对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风格的认识后,自我归类的习惯将渗透到学生的每次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认知的同时,也确保了演奏实践中对音乐风格、音乐情感的准确呈现。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理论拓展钢琴理论在钢琴教学与学习中不可或缺,学生对钢琴理论的学习不应止步于了解、知晓,而是要在自学当中将钢琴理论与弹奏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个人弹奏技巧。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协助收集音乐史、钢琴发展史、钢琴家人物传记等相关文献与资料,使学生从多个维度了解钢琴曲,同时教师应发挥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相同曲谱的不同版本以供参照,在对比与背景欣赏中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四)教学思路的多元化文化多元的发展背景,推动高校钢琴教学加大在文化教育方面地投入力度。考虑到高校钢琴教学中普遍缺乏文化教育,由此培养的学生所演绎作品也多在情感感染力方面存在不足。对此高校钢琴教师应重视文化教育、拓展教学资源,做到教学思路的多元化。文化教学不仅仅包括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讲解,音乐家所处时代背景故事,与音乐家同时代的艺术流派、文学流派等,都是教师应尽可能多予以补充的文化教育资源,不断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以提高其对钢琴曲的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这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加速、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确保对各类相关文化知识信手拈来,以榜样效应启发学生。例如以往由于钢琴属于西方乐器,教学作品以西方国家钢琴曲为主,学生所能接触的乐曲风格与演奏技巧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拓展;教师可考虑在作品选择时尽可能融入流行元素,选择有国风特色的钢琴作品,介绍国内优秀钢琴家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借助中西方曲风碰撞促进学生迸发新灵感、新思维,使其在钢琴演奏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形成个人风格、提高演奏感染力。又如教师可布置课前作业,让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故事分享和演奏,引导学生主动去挖掘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作品背后故事,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鉴赏水平,全方面提升学生技能。
身处信息化社会,教师的教学素材和资源选择也不应局限于现有教材,网络上的海量钢琴教育资料,是极具价值的开源教育资源。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校内网中的钢琴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资源,对于开源性的教学资源也要积极开拓,例如全球性的慕课、各类视频网站的优质钢琴教学博主等,均可作为高校钢琴教学的有利补充内容。另外,指导学生提升多媒体操作能力和网络学习资源搜集能力,也应作为高校钢琴教学的重要部分。熟练掌握PPT等多媒体技术,能通过网络快速搜索所需资源,对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教师可考虑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布置开放性试题(如何看待xx音乐流派等),并要求学生以PPT等多媒体为呈现形式提交,以此训练学生的网络资源搜索及获取能力,提升多媒体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视野,确保学生习得综合技能,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五)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高校钢琴教学落实多元化训练策略的最后一环,即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此前教学质量的评估,也是指导今后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针对现行教学评价的“应试化”特征,高校教师可考虑从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和评价维度的多元化予以改进。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即不以结课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指标,而是综合学生日常学习质量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项维度予以教学评价。而评价维度的多元化要求扩大评价范围,即教学评价不以学生成绩作为单项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综合学生学习效果、教研小组及学校管理者的教学评价为一体,建构符合学校实况且有满意可行性的高校钢琴教学评价方式。此外,高校也要重视钢琴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抽调学科领头人、一线钢琴教学教师若干人组建评价队伍,并定期开展先进教学思想的培训,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理念进一步拔高,以确保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
五、结束语综上所述,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多元化的发展理念,社会趋势和意识风貌的转变也给高校钢琴教育工作带来了启发。作为专业音乐院校的基础课程,钢琴教学更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形成体系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面对亟待多元化创新的钢琴教育工作,身为布道者的高校教师也要致力于提升自我音乐艺术修养,自我更新教学理念,从基础技能、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落实多元化训练策略,为提升高校钢琴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