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湛书行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高校就业
教育主要围绕就业政策和就业能力两个方面展开,但在这一过程中,高校面临着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及专业性等困境。基于此,高校应依托大思政格局,将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以生为本”的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构建“四位一体”的就业引导域场、打造“三方协同”的课堂思政合力,形成“就业+思政”的育人格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大思政”;“四位一体”;就业教育;就业指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慢、就业难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大思政”格局应运而生,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大思政”格局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而是涵盖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这一格局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格局下,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探索和完善基于“大思政”格局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思政”格局的内涵“大思政”格局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实现对大学生全面、立体的教育。该格局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强调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孤立的、单一的教学活动,而是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经验和文化修养紧密结合。
教师需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格。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就业教育缺乏系统性系统性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的整体性特征。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系统性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等方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环节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就业内容及就业管理上。在就业教育内容方面,一些高校在就业教育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就业教育往往与专业教育脱节,缺乏针对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定制化教育方案,导致学生在面对就业市场时缺乏系统性的准备和竞争力。在就业教育管理方面,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功能划分不明确,部门协调不足,导致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就业指导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就业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等方面存在脱节和重复,影响了就业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同时,缺乏长期稳定的就业教育投入机制,使得就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二)就业教育缺乏针对性针对性是指教育内容和方法能够精准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特征。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为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及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上,一些高校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1]。在此教育模式下,就业教育通常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在就业准备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在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上,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缺乏对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的及时跟踪,不能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和趋势分析。同时,就业教育内容往往与实际工作要求脱节,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措施,使学生在面对具体的职业岗位时,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
(三)就业教育缺乏专业性专业性是指教育内容和方法在特定领域具有高度专业化和深度专研的特征,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满足特定行业或职业的专业要求。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缺乏专业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专业化程度不足及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不够丰富两方面。在就业教育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的就业教育过于泛化,未能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导致学生无法获得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在专业领域内形成竞争优势。在师资队伍方面,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缺乏相应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实践经验,难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专业化就业指导。此外,就业教育中缺乏与行业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机会,学生难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趋势,影响了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
三、基于“大思政”格局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完善路径
(一)构建“以生为本”的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以生为本”的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职业发展需求进行定制化就业指导的教育模式。该体系强调以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职业规划,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以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2]。为构建该体系,高校应通过问卷调查、面谈、学习成绩记录、实践活动记录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就业相关数据,如搜集学生的个人背景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籍贯)、专业课程成绩、参与的社团活动、实习经历、志愿服务记录、职业倾向测试结果等,形成学生个性化档案,为提供精准化就业指导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对学生档案的深入分析,就业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等特点,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就业规划和发展策略。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对学业成绩优秀、对财务分析感兴趣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可以推荐其考虑金融分析师或会计师等职业,并提供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信息和备考指导;对喜欢创新、对市场营销感兴趣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其探索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方向的职业机会,并提供创业指导和营销策划的培训;对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建议其考虑人力资源专员或招聘顾问等职位,并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沟通技巧的培训。随后,高校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档案和职业规划,提供定制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这包括分析专业领域的就业趋势,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协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职业目标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包括财务分析、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通用技能如团队合作、领导力、沟通技巧的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组织模拟面试训练和职场礼仪培训,提高学生的面试表现和职场适应能力,为成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建立学生个性化档案管理系统和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活动,高校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就业。
(二)构建“四位一体”的就业引导域场“四位一体”的就业引导域场是指将学校、家庭、社会和企业四个主体有机结合,共同参与大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形成一个多元协作、互动共赢的就业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个域场中,学校是主导者,负责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和资源;家庭是支持者,为学生提供情感和物质支持;社会是平台,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企业是目标,直接参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安排。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作为主导者,应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模拟面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专业特点,开设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如财务分析、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编程技能等,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3]。同时,学校应基于大思政格局,定期组织模拟面试训练,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面试题目和面试风格。例如: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模拟品牌经理的面试场景,设置关于市场营销策略、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案例,加入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模拟人力资源专员的面试场景,提出关于员工招聘、绩效管理、劳动法规的实务问题,提升学生应对各类面试题目的能力和自信心。
家庭作为支持者,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就业指导活动和社会实践。家长应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会和就业讲座,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动态。在日常交流中,家长应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困惑,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同时,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职业建议,如鼓励对数据分析感兴趣的学生考取相关证书,提升专业技能,或建议学生参加金融行业的专业培训和行业论坛等,拓宽知识视野,增强职业竞争力
[4]。通过家庭的支持和引导,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就业挑战,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社会作为平台,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具体而言,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公共服务类职业培训,如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帮助学生了解政府机构的运作和服务职能;行业协会可以提供行业特定的职业培训,如金融分析、市场营销等,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团体可以开展社会责任和公益项目,如社区服务、环保项目等,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强调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精神。通过以上职业培训和实践项目,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需求,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企业作为目标,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就业指导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参与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和职业指导。例如:企业可以与学院合作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将实际工作案例和经验融入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和管理实务。同时,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会计师、市场分析师、人力资源专员等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岗位要求,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三)打造“三方协同”的课堂思政合力“三方协同”的课堂思政合力是指在大思政格局下,将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学生三方的力量有效整合,共同参与课堂就业教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明确各方责任,建立协同机制。例如:专业教师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思政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学生则需要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主动探索职业发展路径
[5]。协同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会、课程设计会议和学生反馈机制来实现,确保三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达成一致,共同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就业教育中,应融合思政元素,创新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培养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教学为例,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知识点,选取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相关的案例或主题,将其纳入教学大纲。例如:在软件工程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关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权;在授课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应用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在课后实践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体现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开发面向残疾人士的辅助技术项目,体现技术服务社会的价值。
此外,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深化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案例,讨论一家公司在遭受网络攻击后的应对措施。学生被分为小组,每组扮演公司的不同部门,如技术部、法律部、公关部等。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如何技术上防御攻击、如何依法追究责任、如何与公众沟通等多方面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网络安全的技术细节,还能体会到在危机处理中维护公司声誉和遵守法律规定的重要性,从而深化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
四、结语基于“大思政”格局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表明,将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以生为本”的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引导域场、打造“三方协同”的课堂思政合力,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有效路径。高校应深入挖掘“大思政”格局下的教育资源和优势,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就业教育服务,助力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1]郭长龙.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就业育人的价值意蕴、困境表征与实践理路[J].
现代职业教育,2023(9):75-78.
[2]冯晓.“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才智,2023(20):121-124.
[3]王常兵.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大学生就业教育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3(12):37-40.
[4]常顶前,朱盛萍.大思政格局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教育路径探究[J].
人生与伴侣,2023(27):77-79.
[5]王慧,盛忠光.“大思政”视域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以J
大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2(34):47-49+67.